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

辽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而设置的四处行帐,犹汉族皇帝的行在、行营。辽建国后,皇帝按四时外出游猎,以契丹内外大小臣僚及部分汉官随行扈从,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以为驻跸之所。捺钵初无定制,至圣宗朝,始有固定地点,并趋制度化。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主要于附近河泊中钩鱼及捕猎鹅雁;夏捺钵在永安山(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西)或炭山(今河北沽源境),避暑纳凉,张鹰游猎及与北南面诸大臣会议国事;秋捺钵在庆州(今内蒙古林西县北)之伏虎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东南之广平淀猎虎,与北南面大臣议国事及接受外使朝贺。四时捺钵制使契丹贵族能在接受汉族文明的同时,不废鞍马射猎,保持勇健武风。而夏冬捺钵又成为辽帝定期会见北南面大臣、决定军国大事的政治中心。

猜你喜欢

  • 鲁用田赋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军赋制度的改革。《春秋经》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记载,鲁“用田赋”。一般解释为按田亩征收军赋(包括兵甲、车马之类),它表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得到政府的认可。但一些学者认为“田赋”

  • 宋教仁之死

    亦称宋教仁案或简称宋案。宋教仁字遯初,又作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中华民国成立后,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争取国会多数席位,组织政党内阁。19

  • 练兵处

    清政府为统一军制,编练新军而设置的机构。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开始改革军制,准备编练新军,淘汰绿营,在京师设立练兵处,以亲王一人总理练兵事务,设会办大臣、襄办大臣、提调各一人协同主持,下设军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

  • 赵盾弑君

    春秋时期晋国赵盾主谋杀死晋灵公的事件。赵盾自晋襄公时执掌国政。襄公去世,灵公幼年即位,长大后对握有大权的赵氏日渐不满, 曾派人行刺赵盾,未果。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又谋在宴席上设伏兵杀死赵盾,赵盾在部

  • 刘晏理财

    唐肃宗、代宗之时,刘晏曾任多职,理财达二十年。在此其间,刘晏力主改革,建树颇多。他在物资转运中以雇佣劳动替代强迫劳役,改陆运为水运。分段运送,每岁运米数十万石以济关中。又放弃官产官销的盐法,改行自由经

  • 毕昇活字版

    北宋杭州布衣、书肆刻工毕昇,于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时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用方块胶泥刻单字,以火烧之使硬。另设一铁板,均敷以松脂、蜡、纸灰合成之药。再置铁框于其上,在框中密排胶泥活字。

  • 交引

    宋代官府发给入纳商人领取现钱或货物的凭证。宋初实行榷茶,茶商须在京师或沿江榷货务先行缴纳价钱,领取“茶引”,然后持引到指定地点取茶贩卖。太宗时,推行入中法,令商人在边郡入纳粮草等物,官府按里程和道途难

  • 河间之战

    隋末河北义军战胜隋官军的著名战役。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隋炀帝派右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率精兵三万南讨李密,并授权镇压沿路农民军。薛军行至河间(今河北河间)城南,驻扎于七里井,拟进攻河北

  • 于谦守卫北京

    明景帝时于谦抗击蒙古瓦剌部骚扰、保卫北京的战役。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宣德、正统时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正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