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围攻紫竹林

围攻紫竹林

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之一。紫竹林原是天津城东南、海河西岸的一个小村落。第二次***战争后,天津开为商埠,法国强划紫竹林为租界,其旁为英、美租界。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德、日、俄亦在海河两岸强划租界。此后,一般称“紫竹林租界”。1900年春(光绪二十六年春)帝国主义列强从大沽口外军舰上派来的海军陆战队和租界内的各国武装时常屠杀和攻打义和团。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后,集结在紫竹林。义和团和清军围攻紫竹林的战役亦于此时开始。清军炮火摧毁了租界内的许多建筑物,法国房屋几被焚尽,聂士成部武卫前军和张德成、曹福田所率义和团与占据老龙头火车站的俄军展开激战,数度占领车站, 7月初(六月上旬),曹福田统率的义和团与马玉昆所部武卫左军协同攻打老龙头火车站,张德成所部义和团与聂士成所部武卫前军从西、南两面攻打租界。张德成大摆“火牛阵”,用火牛点燃租界房子,扫除租界地雷,冲锋陷阵。聂军在西南方向攻至小营门一带。大沽之敌不断增援,租界守卫由领事团交联军负责。围攻租界战役一直持续到天津失守,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牛头税

    金初,在辽东地区,牛头地占有者每年须向国家纳粟一石,名为牛头税。参见“牛头地”。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

  • 派遣幼童出国游学

    洋务活动的内容之一。由容闳、丁日昌首倡,经曾国藩、李鸿章数次奏请而得实行。议定所选幼童不分满汉子弟,先入沪局肄业半年,经考察合格者方资送出国,留学期为十五年。“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并定期宣讲《圣谕广

  • 马泰、高胜起义

    东汉末年益州农民起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马泰、高胜在郪(今四川中江东南)领导农民举行起义,反抗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备的统治。起义群众达数万人,后转战资中县,被犍为(治今四川彭山东)太守

  • 盐铁会议

    汉昭帝时各郡国贤良文学就盐铁、榷酤、均输等政策同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吏展开的一场争论。昭帝初年,承汉武帝末年连年战争之后,流民未尽还,农业收成不好,社会急需休养生息,武帝的某些政策也需调整。始元五年(公

  • 梁国民溃

    春秋时期梁国(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南)民众反抗奴役而散逃的事件。梁国的国君喜欢大兴土木,屡次筑城,却又不去居住。民众疲弊得不能忍受,梁国统治者则以“某某敌人将要到来”的诳语驱使人们继续服劳役。公元前64

  • 纵横家

    战国时期,策谋之士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关于“纵横”的解释, 《韩非子·五蠹》篇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 北匈奴西迁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蒲奴单于统领所部,留居漠北,势力削弱。但依然控制西域诸国,欲与汉和亲而不得,陷入困境,不断侵扰汉河西和北部缘边郡县。东汉为保障边郡安宁,永平十六

  • 内阁

    官署名。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虽然实现了“乾纲独断”,却深感独自统御天下,不可没有辅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从翰林院等文斡机关中选调官

  • 乌兰布通战役

    清康熙帝讨伐噶尔丹叛乱的重要战役。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噶尔丹侵扰喀尔喀的土谢图,土谢图汗战败南逃。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侵入内蒙乌珠穆沁部,形势危急,康熙帝遂下令亲征。当时噶尔丹兵已进至乌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