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献忠起义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称八大王。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李自成合军东征凤阳(今安徽凤阳)。以后率部南下,转战豫、楚诸地。崇祯九年九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马守应等共二十万大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沿长江东征,南京震动。崇祯十年三月,各路明军集中到安徽太湖酆家店与农民军决战,被农民军击溃。张献忠屡胜而骄,结果被明军牟文绶、刘良佐部击败,退走湖广,结屯在竹山(今湖北竹山)一带山区。崇祯十一年四月,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再度起兵,在房县(今湖北房县)击败明军左良玉部,明廷大惊,杀熊文灿,改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杨嗣昌采取军事大包围,妄图一举剿灭农民军。张献忠突破明军的包围,从湖广进入四川,转战四川各地,争取了主动权。崇祯十四年一月,张献忠突然回军湖广,以一昼夜行军三百里的速度奔袭襄阳,二月,陷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抄发王府银十五万两赈济饥民。杨嗣昌畏罪自杀,明军的大围剿被彻底粉碎。崇祯十六年五月,攻陷武昌,沉楚王朱华奎于长江,建官制,称大西王。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率军再度进入四川。八月,破成都,杀蜀王。十一月,在成都建国称帝,国号大西,建元大顺。大西政权在四川存在了三年,军纪严明,保护人民利益,严厉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大顺三年(公元1646、冬,清兵进攻四川,张献忠拒绝清朝招降,亲自率兵迎击清军于西充(今属四川)风凰山,受伤被俘遇害,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不久,孙中山与邓荫南等抵香港,适辅仁文社领导人杨衢云、谢瓒泰等有志反清,便与之结合。1895年2月21日

  • 楚白公胜夺权

    春秋末年楚大夫白公熊胜企图夺取楚国政权的事件。楚平王太子熊建因遭费无极的陷害而逃亡到宋,又逃亡到郑,为郑人所杀,其子熊胜与伍子胥逃亡到吴。楚平王死,经昭王而至惠王,惠王召熊胜回楚,为巢(今安徽巢县附近

  • 知耻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由梁启超和满族人寿富等发起,在北京成立。梁启超在《知耻学会序》中指出,日本“知耻”维新,“更张百度”, “虽耻何害!”而“自讳其耻”,则为无耻, “自诵

  • 上海光复

    上海素为革命运动活跃的地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所在地。同盟会中部总会促进了武昌起义的发动,并号召各地革命党人继起响应,其主要领导人之一陈其美则主要从事于联络各界准备发动上海起义。上海的资产阶级上层代表人

  • 阿思本舰队

    一称阿思本事件。1862年(同治元年)奕訢接受署总税务司赫德建议,奏准委托回英国休假的总税务司李泰国购买英国兵船,以为进攻天京之用,先付六十五万两,买七只(四大三小)装备大炮的兵船。后又追加十五万两。

  • 抗俄铁血会

    清末创建于东北的抗俄反清革命组织。创建者为河北丰润人丁开嶂,京师大学堂第一班毕业生,曾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丁开嶂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朱

  • 古国名。鲜卑拓跋部创建。汉魏之际,鲜卑族拓跋部兴盛起来。西晋末年,晋室欲利用拓跋部力量进攻匈奴刘渊,封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三年(公元315年),又进封为代王。拓跋部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平城(今

  • 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结合起来,决定从南京迁都北平(今北京)。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明朝政府对元大都进行大规模改建,征集了全国优秀工匠和百万民工,建造皇城、皇宫。布局以

  • 辛丑条约

    亦称“辛丑议定书”、“辛丑各国和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农历为辛丑年,故名。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交涉。1

  • 尚书省

    官署名。朝廷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尚书之名,自秦有之。当时,少府遣四史在殿中,主发书事宜,故称尚书。尚书省的雏形产生于东汉。光武年间,在少府下设尚书台,其下设六曹,分掌各种政事。尚书台总领纲纪,无所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