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为镇压维新运动而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政变”。维新派与帝党结合,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顽固派对此极端惊恐和仇视,迅速地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千方百计地进行反扑。9月(七月)慈禧太后亲信怀塔布、李鸿章亲信杨崇伊等前往天津,与荣禄密谋,预定10月底(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去天津阅兵,举行兵变。光绪皇帝得知后,慌忙向维新派求援,而维新派则一面请求帝国主义出面干涉,一面企图借助正在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9月16、17日(八月一、二日)光绪皇帝曾两次召见袁世凯,优礼有加,尝给侍郎衔,专司练兵。9月18日(八月三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求他在天津阅兵时杀掉荣禄,起兵勤王。袁伪称“唯朝廷所命,敢不尽死?”, “杀荣禄如杀一狗尔!”9月20日(八月五日)袁世凯返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星夜登车赶回北京,密奏慈禧太后。9月21日(八月六日)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势力,立即发动政变,首先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接着宣布废除“百日维新”期间所颁布的重要新政,并逮捕、屠杀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先后逃往香港和日本。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余维新派人士或罢黜,或戍边。通过政变,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又牢牢地掌握了清廷实权,并把变法运动镇压下去。

猜你喜欢

  • 班匠银

    明代以银代役制度。明代工匠分住坐和轮班两种。住坐匠是从京师附近各州县征集来京,主要为皇族生产,每月服役十天。轮班匠是外地工匠,每年轮流到京师服役三个月。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约有二十三万,占工匠总

  • 夷陵之战

    刘备与孙权间的战役。刘备据有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后,孙权截杀关羽,袭取荆州。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率军十万余,顺江而下。蜀军在巫峡和夷陵(今湖北宜昌东)间七百里长

  • 长枪会起义

    咸丰末年鲁西南农民起义。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荷泽郭家糖坊秀才郭秉钧举办团练,名为“一心团”,也称“长枪会”。长枪会凭借武装控制了旧黄河口岸上的码头,为载运船只装卸粮盐,取得经费,逐步发展为一支拥

  • 浙江金钱会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金钱会众的反清斗争。金钱会属于天地会的一个支派,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1858年9月(咸丰八年八月)平阳人赵起邀集周荣、缪元、朱秀三等人在平阳钱仓金溪山北山庙结盟,以刻有“金钱义记

  • 济州河

    河名。元代大运河的一部分。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开始由阿八赤主持开凿,至元十八年至二十年又由奥鲁赤主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浚修。该河从济州(今山东济宁)向西北至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西南),全长一百

  • 月旦评

    东汉末年。汝南(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名士许劭和从兄许靖都有很高的声望,喜在一起评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换其品评题目,逐渐成为风气,当时人称汝南俗有月旦评。后来,把品评人物称为月旦评。

  • 庚戌之变

    明世宗时鞑靼军进攻北京的事件。明景帝时,蒙古族瓦剌部衰落,鞑靼部兴起。孝宗时,鞑靼部达延汗(亦称小王子)统一大漠南北。并进行了分封,其中以据有河套地区的俺答势力最大。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俺

  • 隋灭陈

    隋朝建立后,杨坚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军事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曾命大将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南攻陈朝,因时机不成熟,旋即班师。尔后杨坚不断派兵烧毁陈朝储

  • 辛丑各国和约

    见“辛丑条约”。

  • 通判制

    宋代为加强对地方控制,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始于各州府置通判。一般大州二员,小州一员,不及万户者不置。其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州府文书须有通判连署,方为有效。并握有监察州府官员之权,号称监州、倅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