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两浙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徽宗时,统治阶级奢靡无度,横征暴敛,加以辽、夏岁币贡输及“花石纲”的骚扰,致使江浙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又名方十三)遂利用秘密流行于当地的摩尼教组织贫苦农民和“私贩茶盐之人”数万,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在县境帮源峒誓师,以“诛朱勔”为号召,发动起义。腊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百官将帅,建立政权。十二月,首战息坑(今浙江淳安境)告捷,继取县城。后分兵连续攻克睦(今浙江建德梅城)、歙(今安徽歙县)、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浙江衢县)、处 (今浙江丽水)、杭(今浙江杭州)等六州六十余县。并一度攻至秀州(今浙江嘉兴)、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区,队伍迅速发展到近百万人。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教徒朱言、吴邦在兰溪(今浙江兰溪), 仇道人(裘日新)在剡县(今浙江嵊县),陈十四在方岩山(今浙江温岭县境),吕师囊在台州仙居(浙江今县),石生在苏州(今江苏苏州),陆行儿在归安(今浙江湖州),霍成富、陈箍桶在处州,也各树起方腊义旗。宣和三年正月,宋朝一面下令撤销应奉局、“花石纲”,罢黜朱勔等人,一面派童贯率秦晋番汉大军十五万渡江镇压。二月,起义军二十万人撤出杭州。四月,退守帮源源峒,与官军激战,七万义军壮烈牺牲。方腊被俘, 就义于开封。其他各支起义军在吕师囊等人领导下继续坚持战斗,至宣和四年三月也被镇压下去。

猜你喜欢

  • 逃人法

    清初制止庄丁奴仆逃亡的一项法令。清军入关前,已不断掳掠大量汉人为奴;入关后,又有不少汉族人民沦为满人的庄丁和奴仆。这些汉人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和压迫,经常以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清政府于是颁布《逃人法》,

  • 徐州之战

    曹操进攻陶谦、吕布的战争。徐州(治今山东郯城)之战有三次。曹操占据兖州(治今山东金乡东北)后,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亲率大军,从兖州出发,进攻徐州的陶谦。陶谦闭门不与之交战。后因军粮不足

  • 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建国前,由冯云山、洪秀全创立的农民革命组织。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开始与封建仕途决裂。他研读了七年前在广州第二次应试时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

  • 期门

    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组成。因为他们经常“期(待命)诸殿门”,听候调遣,故名。属光禄勋,宿卫皇帝。平帝时改称“虎贲郎”。

  • 山东起义

    北魏末年的一次流民起义。当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八月和二年正月杜洛周与鲜于修礼在河北先后举行起义时,河北瀛(今河北河间县)、冀(今河北冀县)诸州二十余万户农民向南流徙。胡太后下诏州县,令安置所在流民

  • 拒俄义勇队

    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抗俄组织。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沙俄拒绝按照《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的规定从中国东北撤军,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企图置中国东北于沙俄殖民统治之下。消息传出,激起中国人民和

  • 詹老鹞、林雄起义

    元初浙江农民起义。首领詹老鹞,浙江处州(治今浙江丽水)人;林雄,浙江温州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詹老鹞在处州、林雄在温州分别聚众起义,拥众数万。元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高兴率兵征讨,与起义军战于

  • 五服

    旧说,古代王畿以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分别对天子尽不同的义务。服,是服事天子之意。五服的名称是: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见《尚书·益稷》、《禹贡》等。“五服”的说法反映

  • 纣克东夷

    商纣王对东南方夷人部落的征伐战争。商朝后期,地处江淮之间的夷人部落强大起来,构成对商的威胁。帝乙时期曾两次大规模地征伐夷方(或写作人方,即夷人部落),但未取得彻底胜利。帝辛(即商纣王)即位后,继续对夷

  • 检籍

    南齐时对户籍的整顿。东晋、刘宋以来,许多富裕农民和庶族地主,常买通官府, 窜改户籍,以逃避赋役,致使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影响财政和力役来源。南齐立国后,大规模进行检籍,即检校户籍。政府以元嘉二十七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