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

明末农民大起义。李自成(公元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在地主家当牧童,二十一岁时,在银川驿当驿卒,后失业,无以为生,又为高利贷所迫,偕其侄李过逃甘肃,投巡抚梅之焕标下当兵。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李自成率哗变士兵起义,后投奔闯王高迎祥。号称“闯将”, 自率一军。崇祯八年正月一日,农民军各路首领共十三家七十二营,在河南荥阳召开大会,讨论拒敌方针,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分路出击的战略方针,为大家所采纳。其中东路一支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领下,进展神速,于正月十五日元霄节攻占明朝中都凤阳(今安徽凤阳),焚毁明朝皇帝的祖陵。这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精神上给明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这次联合作战,粉碎了明军的围剿计划。以后,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兵作战,农民军主力分为两支。崇祯九年,高迎祥牺牲,李自成继任闯王,在渭南(今属陕西)一带坚持斗争。崇祯十一年冬,在潼关南原战斗失败,李自成独率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突围后进入商洛山(陕西商县境内)中。李自成在商洛组织群众,于第二年夏,东出武关,进入川东。崇祯十三年九月,又被明军围于四川巴西(今四川绵阳)鱼腹山,李自成精选锐骑,突破重围,东穿郧阳山路,直走河南。当时河南因连年灾荒,民变纷起。李自成进入河南后,饥民从者数万,活动在河南境内的瓦罐子、一斗谷、李际遇等起义军,也先后归附。起义军乃明确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革命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烈热拥护,队伍迅速壮大,出现了农民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破洛阳,杀福王朱常洵,发王府所藏金银粮食赈济饥民,实行“割富济贫”政策。以后又经过新蔡之役、襄城之役、朱仙镇之役和郏县之役,占领河南全省。崇祯十六年三月,在襄阳初建农民政权,称新顺王。十月,歼灭明朝陕西总督孙传庭主力,乘胜破潼关,击毙孙传庭,占领西安。崇祯十七年正月,建国号大顺,建元永昌。二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过黄河,攻克太原,连下大同、宣化,逼近北京。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而盘据在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东征失败。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即帝位,三十日,撤出北京。十月,到达西安。次年初,清军陷潼关,李自成放弃西安,至武昌,四月,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一说为湖南通城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不幸遇难,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内朝官

    又称中朝官。西汉前期,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丞相均由开国功臣列侯担任,统领百官,总理政务,位极尊隆。汉武帝为提高皇帝威权,削弱丞相权力,一反惯例,任用布衣公孙

  • 周武帝统一北方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为完成统一大业,他励精求治,富国强兵。励戒朝廷百司节俭省约,减轻农民力役。同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建德元年(公元572年),诛权臣宇文护,自

  • 淮西之变

    南宋初淮西兵将叛降事件。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春,宰相兼都督张浚奏罢刘光世兵柄,以其军隶属于都督府。八月,以刘部将王德、郦琼分别为淮西正副都统制,而以文臣吕祉节制之。王、郦之间素不相协,宋廷乃调王

  • 中都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于乌沙堡、浍河堡大败金军后,十月,前锋直逼金统治中心中都(今北京)。主战派完颜天骥与完颜律明先后奉命组织军民,以坚固城垒为依托,在中都城内外奋战抵抗

  • 天津电报总局

    清末设立的近代电讯企业。1880年(光绪六年)李鸿章奏准设立于天津,以盛宣怀为总办。设紫竹林、大沽、济宁、清江浦、镇江、苏州、上海等七处分局。中国第一条陆路电线即津沪电线,从天津开始循运河、越长江、经

  •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全称南山律宗。因创立者唐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后此派盛行,简称律宗。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鉴真把律宗传入日本。

  • 保甲制

    保甲是清代一种严密控制人民的基层行政组织。其制规定:不论城乡,每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每户门上悬挂一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以便稽查。户口迁移,需注明来往处所。又责成

  • 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吞并中国东北的侵略计划。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梦想建立一个“俄罗斯——中华帝国”。其子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加紧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扩张活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

  • 西台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称西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称。参见“中书省”。

  • 日本小野妹子使隋

    隋朝,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极为频繁。日本先后四次遣使来隋通好。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倭王多利思比孤(推古天皇)遣小野妹子使隋。文帝杨坚令所司访其风俗,并建议其改变“天未明时出听政”、“日出便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