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太平军驻留广西永安期间,太平天国进行的军政建设。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历经九个多月的战斗,于1851年9月25日(咸丰元年闰八月一日)攻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进行了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顿和建设,主要内容为: (1)整顿军纪。洪秀全发布一系列诏令,重申严禁兵将私藏战斗中的缴获品,一切财物归公,巩固圣库制度,要求全军将士恪守天条天令,严守军事纪律,警惕敌人诱惑,同心协力杀敌。并且惩处了周锡能等奸细,用实例教育将士。还刊刻公布了《太平诏书》、《太平军目》、《太平条规》等文件,其中《太平条规》包括《定营规条》和《行营规矩》各十条,对军事纪律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成为太平军的一部重要军事法规。(2)分封诸王。12月17日(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发布封王诏令,封左辅正军师中军主将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后护又副军师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 “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秦日刚、胡以晃、罗大纲等重要将领也分别授于丞相、总制等职。还确立了自上而下为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的官阶系统。这样,就健全了太平天国的组织领导体制,使革命政权初具规模。(3)颁行《天历》,规定礼制。为了表示新开天朝与旧世之别,用新的正朔否定旧正朔,宣布将旧历法废除,改用“天历”。此外,还颁布了《太平礼制》,规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繁杂的礼仪制度。

猜你喜欢

  •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日本援引《中日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6年7月21日(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一日),由清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与日方代表林董签于北京。二十九款,另附双方往复照会六件。

  • 期门

    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组成。因为他们经常“期(待命)诸殿门”,听候调遣,故名。属光禄勋,宿卫皇帝。平帝时改称“虎贲郎”。

  • 南军

    西汉守卫未央宫的屯卫兵。由卫尉统率。因未央宫在京师长安城内的南部,故名。卫士由各郡农民轮流担任,一年更换一次。除未央宫外,南军还守卫长乐宫、建章宫、甘泉宫等宫殿。武帝时扩大北军,增设八校尉。又恐北军偏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

  • 厉王专利

    周厉王统治期间,贪婪暴戾,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利用谋生,借以盘剥人民。这种作法是违背周族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之利的古老典章制度的,因而《国语·周语》又说“厉始革典”

  • 西京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十月,蒙古军南下,进围西京(今山西大同)。金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一名胡沙虎)弃城东逃。蒙古军入西京大掠而归。崇庆元年(1212年)秋,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再

  • 庆历党争

    宋仁宗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朋党之争。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具有革新思想的范仲淹等曾因上书言时政之弊,忤宰相吕夷简,被指为朋党,遭到贬黜,朝论大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朋党之议暂息,范仲淹出任

  • 鞍之战

    春秋时期晋齐间的一场战争。泌之战后,晋霸权中衰,原与晋同盟的齐国渐对晋产生轻视态度。齐顷公时,晋使郤克召齐参加盟会,齐顷公竟无礼于郤克。之后,齐一面和楚结好,一面对与晋结盟的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

  • 王莽改制

    王莽代汉称帝后,进行的一系列托古改制活动的通称。西汉末年,统治集团奢侈腐朽,土地兼并盛行,大批农民沦为奴婢。王莽篡汉称帝后,为缓和阶级矛盾,进行托古改制。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颁布诏令,将天下田

  • 三征高丽

    隋炀帝为炫耀武力,扩大个人声威,先后三次进攻高丽。从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起,隋炀帝就积极扩军备战,拟东征高丽。大业八年,隋军水陆两路,首攻高丽:陆军一百一十三万人,号称二百万,由炀帝亲自率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