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清廷新政

清廷新政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实行“变法”的“新政”。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逃亡西安的清朝行在政府颁布“变法”上谕,饬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驻外使臣、各省督抚两月内详悉条议复奏。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先后委派奕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瞿鸿禨、袁世凯等为督办政务大臣, 综理“新政”事宜。内外大臣多有条陈,刘坤一、张之洞联衔会奏变法三折影响较大。从1901年至1905年(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清政府所行“新政”有: (1)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裁撤詹事府、通政使司、东河河道总督、及云南、湖北、广东巡抚、粤海关、淮安关、江宁织造衙门,并将直隶州州同、州判、把总等缺一并裁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派庆亲王奕劻总理外务部事务,大学士王文韶为会办大臣,瞿鸿禨为外务部尚书。裁汰各部书吏及州县衙门差役,停止捐纳实官。(2)改良刑律。派员参酌各国法律,考订现行律例。宣布废止苛刑,凡死罪至斩决为止,凌迟、枭首和戮尸永远删除,废止刺字、笞杖等以罚款代替。成立罪犯习艺所,改造盗窃等犯。防止官吏滥刑株连,枉杀无辜,以“结民心” (3)编练新军。诏停武科,裁汰绿营防勇,于各营挑练勇丁改练新军,一律使用新式枪炮,新军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各省成立武备学堂,培养军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成立练兵处,派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会办,铁良帮办,练兵处与兵部会同奏定新军各项章制、制订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的规划。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巡警部,以徐世昌为尚书,督办全国警政。(4)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成立商部,商部成立后,颁发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劝办商会简明章程》、《矿务暂行章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试行银行章程》等一系列振兴实业的章程。同时奏设路矿农务工业各项公司,为振兴商业而提出先振兴农业,提出清查地亩,兴修水利,发展畜牧业,设立农务学堂及农事试验场等措施。并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京师设立铸造银钱总厂,在天津试办户部银行。(5)停废科举,兴办学堂。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诏废八股文程式,改试策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张之洞奏准科举中额按年递减, 三年减尽,以兴学堂,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袁、张等联衔奏准,从次年起废除科举。通令兴办新式学堂,各省、府、州、县书院一律改为大、中、小学堂, 兴办农、工、医、师范各类专业学堂,颁行各级各类学堂章程,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学部,督办全国教育。派遣留学生出洋,奖励自费留学,学成回国,考核后给以进士等出身。清末“新政”意在抵制日益高涨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笼络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挽救统治危机。著有微效,但终未阻挡革命洪流的汹涌前进。

猜你喜欢

  • 下邳之战

    曹操进攻刘备的一次战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南下攻许(治今河南许昌),欲消灭曹操。为解后顾之忧,曹操派刘备前往徐州(治今山东郯城)堵击由淮南北上的袁术。刘备到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即公开反

  • 夹谷之会

    春秋末年齐、鲁二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举行的盟会。公元前500年,齐、鲁二国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友好状态,约定在齐地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时为鲁国的大司寇,被指派担任鲁定公的相仪随同前往。会上,齐景公使莱人

  • 隆兴和议

    南宋孝宗时与金朝成立的和议。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军在符离战败后,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和议。孝宗动摇不定,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汤思退等妥协派执政。下令撤防,遣使与金议和。隆

  •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

  • 董卓之乱

    汉灵帝死后,袁绍与何进谋划,欲诛蹇硕,夺取“西园八校尉”的领导权,并消除宦官势力。为加强力量,何进假诏驻守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入京。汉少帝昭宁元年(公元189年),董卓率兵进驻洛阳,杀何太后和少

  • 四正六隅十面网

    明朝政府对农民军的军事围剿计划。明末农民起义日益发展,明廷震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起用杨嗣昌为兵部尚书。杨嗣昌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以陕西、河南、湖北、江北为“四正”,由“四巡

  • 宦官二十四衙门

    明代宦官机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汉唐末世宦官专权,严禁宦官过问政事,并铸铁牌置宫门,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成祖时,由于在“靖难之役”中得到南京内宦的支持,以为宦官可靠,即位后,遂委以出使、

  • 渤海帐

    辽北面诸帐之一。契丹灭渤海国之后,迁其王族大氏居辽内地,地位仅次于遥辇氏贵族。设渤海帐司以总掌其事。设渤海宰相、渤海太保等官。

  • 御史台

    官署名。西汉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宪台,又称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实际长官。魏、晋、刘宋改称兰台,梁、陈、北朝仍称御史台。御史台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监察机关,专司弹劾之职。唐高宗曾改称宪台,

  • 保甲法

    宋王安石变法中新政之一。自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陆续实施于诸路州县。其法规定: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五百户为一都保。后改以五户为保,二十五户为大保,二百五十户为都保。分置保长、大保长、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