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
官署名。明初,监察机关沿用唐宋旧制,中央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扩大监察机构,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其地位和职权,都有进一步提高。朱元璋整肃吏治,对官吏的监督主要依靠都察院。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等。又依当时省制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巡按州县,考察官吏。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狩”,权力极大。明代对御史的选拔比较严格,须进士、举人出身。御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赃则从重论处。
官署名。明初,监察机关沿用唐宋旧制,中央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扩大监察机构,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其地位和职权,都有进一步提高。朱元璋整肃吏治,对官吏的监督主要依靠都察院。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等。又依当时省制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巡按州县,考察官吏。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狩”,权力极大。明代对御史的选拔比较严格,须进士、举人出身。御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赃则从重论处。
清军入关之初鲁西曹州榆园人民的反抗斗争。首领有任七、张七等。农民军以濮州、范县为根据地,活动于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凡数百里,众号百万。利用榆林作掩护,并掘地道,不时出入,屡败官军。顺治五年(公
关东军阀组织的讨伐董卓的军队。董卓独揽朝政,激起官僚、贵族的不满,袁绍奔河北,董卓杀其在洛阳、长安的亲属五十多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关东军阀,为扩充个人势力,便以讨伐董卓,为袁家报仇之名,纷纷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蒙古人与色目人组成。据史书记载,蒙元时期,蒙古人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论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是蒙古统治者所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
匈奴贵族反晋夺权斗争的一次战役。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匈奴汉国派刘曜和王弥率兵围攻洛阳,掌握西晋军政大权的司马越,与太尉王衍率主力军队十万余人,东出洛阳行至苦县(治今河南鹿邑)的宁平城(今河南郸城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好水川战役后,西夏继续攻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闰九月,西夏发兵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命副总管葛怀敏督率诸寨兵抵御。西夏诱宋军主力至定川寨(今宁
十六国之一。氐族贵族吕光建立。苻坚统一北方后,派吕光率大军进攻西域。淝水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太安元年 (公元386年)十月,吕光在姑臧(今甘肃武威)自称大将军、凉州牧,后又改称三河王。龙飞元年(公元3
战国末年秦将王翦伐楚的事件。起初,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欲攻取楚国, 问李信: “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说: “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说: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以为王翦年老胆怯,遂使
清代特设专管宫廷事务、照料皇帝生活的机构。长官称包衣昂邦或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王公大臣担任。太监也归内务府管辖,以防范太监窃权乱政。太监是终身职,而内务府是流官,有升迁。因其任职时间不长,且与主管皇族
儒家学派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散佚。汉初,除挟书之律,搜求古代典籍,儒家经典逐渐齐全。人们将凭记忆背诵,靠师徒口耳传授下来的五经,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作为教本,称为今文经,把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行机关刊物《民报》,积极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