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曜历日

七曜历日

一卷。无名氏撰。此卷首尾完整。按七曜之名:蜜、莫空、云汉、嘀日、温没斯、那溢、鸡缓日。又分十二时,每日每时之下,缀以人生行事之吉凶祸福。俾人知所避忌。盖周而复始焉。此在我国历法中不但为创见,亦现存古历日之最古者。有唐初叶,历家争言历书差误,改历之说大盛。麟德元年李淳风作《甲子元历》、开元六年瞿昙悉达译印度《九执历》、开元十五年僧一行作《大衍历》。而《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载开元七年,吐火罗国支汗那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人大慕阇”一事。于改历事件不无关系(“慕阇”为摩尼教僧正,此书七曜译名用摩尼语)。则是书之作应在摩尼传入中国以后。虽不敢言必定与大慕闍有关,然应在德、宪二宗摩尼教盛行之世可断言。又摩尼语七曜日,译名于唐人著述,多可徵。僧一行撰《梵天大罗九曜》及《七曜星辰别行法》,金俱吒译《七曜禳灾诀》、释不空译《凶吉时日善恶宿曜经》四书所举七曜之名。弟子相景风《宿曜经注》称七曜所用各名用于事有宜者,有不宜者。尼乾子末摩尼以蜜日持斋,亦事此日为大日。则此书与摩尼教有关。又一证。总阅全书所载忌讳多与后世相同。然与战阵之间,应乘之马,应著之衣,尚赤尚白郅为详尽。一睹而知为作于兵争之世。尤可异者,奴婢与六畜并称,宜买宜卖。七日之间及之者二十有二次。益足徵当时社会之不安。与土族之豪霸,则是书虽属历日又不啻一幅唐代社会行乐图。至七曜译名,各书所载不尽相同:蜜或作密;莫空或仅作莫;嘀日或仅作嘀,或仅作咥;温没斯或作体莫司、或作体勿斯;那溢或作那颉,或作那歇,或作般颉;鸡缓或作祯浣。是书传世者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蛾术

    七十四卷。清倪涛撰。倪涛字崐渠,钱塘(今浙江余杭)人。此书在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尚占四类,各采录旧说而加以发明,所以又叫《周易四尚》。其讲义理多以程《传》为主。其言象占则遵循马、郑、荀、虞之说,

  • 易贯

    ① 十四卷。清张叙撰。张叙字凤冈,太仓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此书经传次序将“小象”总列于六爻之后,而将“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小象”置后创自宋吴仁杰,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创于周燔。而张叙乃以为

  • 贾氏丛书甲集

    九种,二十二卷。清贾臻(生卒年不详)撰辑。贾臻字运生,直隶故城(今属河北省)人。曾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出任浙江知府、河南知府。丛书所收主要是贾臻撰辑著作,另有其父贾汝愚两种,其婶母卢碧筠一种。

  • 读中论

    一卷。清俞樾撰。是书为读徐干《中论》随笔所记。其“召忽仗师”、“微子介于石不终日”二节,补说精义,虽未属实,可供参考。校正字句,如《谴交》篇,“五比为闾,使之相爱,以岁登其大夫,察其众寡。”俞樾据《周

  • 古史

    六十卷。宋苏辙撰。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大家。苏辙认为司马迁《史记》多不得圣人之意,于是因司马迁之旧,取上自伏羲神农,下迄秦始皇史事,作本纪七家、世家十六,列传三十七,自称是为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世

  • 藕香零拾

    三十九种,一百零一卷。清缪荃孙(详见《云自在龛丛书》)编。丛书共三十二册,所收多为世间罕见之书,或虽收入四库,但版本与四库不同的著作,也收入。如元李庭《寓庵集》八卷、元阎复《静轩集》五卷、元元明善《清

  • 复堂文续

    五卷。清谭献(1832-1901撰。谭献生平详见《复堂文集》辞目)撰,谭献辞官之后,精力大半精研子部书籍,其校勘董仲舒文、《淮南子》等书尤见功力,发前人所未发,见众人之所忽,有继往开来之功。其文续得乃

  • 万晴轩年谱

    一卷。清张鼎元编辑。鼎元字兼甫,湖北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县)人。该谱记其师万斛泉生平事实。斛泉字齐玉,号晴轩,湖北兴国州人,笃守程朱之学,隐居授徒。平生未曾应试,亦不授弟子以举业,在清代理学诸儒中可谓凤

  • 经祖堂金石小笺

    二卷。清叶奕苞撰。叶奕苞,详见《金石录补》条。本书系叶氏在编撰《金石录补》、《金石录补续跋》以后编辑出版的。共三十一篇。其中有七篇不见于《续跋》,即漂阳长潘乾校官碑、外黄令高君碑、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

  • 化州志

    十卷。清杨祐修,林玉叶纂。杨祐,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任知州。旧志始于康熙九年(1670)县令吕兆璜,二十五年(1686)再修。六十年(1721),皇帝恩免正赋,秋季又丰收。因此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