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谕成语

上谕成语

十二卷。无撰者姓名。书前后亦无序无跋。此书体例,与《清文典要大全》相同。专为京外的各部旗衙署,翻译上谕批旨,及折奏公牍所需。此书依《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集各种例行清语,皆以词语的第一字为纲。其语句不拘字数,其卷次即按照《康熙字典》十二辰次分列。部首亦依照字典次序开列。但未能把所有的部首列入。各部语句的归类亦有不当之处。如以“正”字为词头的“正值大雨时行”等十一句,以“再”字为词头的三句,以“可”字为词头的二句,以“王”、“更”,“歪”字为词头的各一句,以上均入“一”部。又如以“申”字为词头的词句,“申明旧例”等六句,以“年”字为词头的五句,以“半”字为词头的二句,以“平”、“引”、“弗”、“甫”字为词头的各一句,皆误入“丨”部”,以“屯”字为词头的八句,以“及”为词头的二句,以“幺”、“秉”、“千”为词头的各一句,误入“丿”部。还有,以“未”、“小”为词头的入“丨”部。以“工”字为词头的入“二”部。以“商”、“膏”,“禀”、“率”为词头的入“一”部。以“全”、“会”、“命”、“含”、“合”、“夹”、“春”、“箇”、“化”为词头的入“人”部。以及“见”,入“儿”部。“曾”、“举”,入“八”部。“同”、“罔”,入“冂”部。“军”字入“冖”部。“减”、“咨”字入“冫”字。“办”(辨)、“另”,入“力”部。“此”、“能”、“背”,入“匕”部。“直”、“率”入“十”部等。而且以上这些又是子集第一卷中的一部分。此书仅有相互传抄本,所以错误较多。但是,此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时流行相当广泛。凡习清书之家,几乎人手一编,而满洲从政者,亦往往奉为金针秘本。其地位实居《清汉文海》之上。

猜你喜欢

  • 医开

    七卷。明王世相(生卒年不详)撰。王世相字季邻,号清溪,浦州(今四川万县)人。曾从师于吕楠。官至延川县知县。此书共分二十四类,首载或问数条。王氏认为医学上朱震亨为集大成者。书中主滋阴降火之说。有浙江范懋

  • 曾胡治兵语录

    十二章。近人蔡锷(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

  • 鹤泉集

    八卷。明王健撰。王健,字伟纯。浙江永嘉人。永嘉之西山有饮鹤泉,因而取号为鹤泉。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升祠祭仪制二司郎中,参定乐律,升南光禄少卿。卒赠礼部尚书。此集

  • 栖云阁诗略

    清高珩(1611-1695)撰。高珩生平详见《栖云阁诗》(辞目)。是集以诗体分类编次,不分卷数。为写之本,从题记中可知,是高珩之子高之骃、高之驹校订的,大概是未刻全集之前,高珩家人录存之稿。《四库全书

  • 平定关陇纪略

    十三卷。清易孔昭、胡孚骏同撰。易孔昭,黔阳人;胡孚骏,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二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元年(1862年),蓝朝柱(即蓝大顺)起义军由四川入陕西,捻军、回民起义军继之。六年(1867年),左宗

  • 逸汤誓考校勘记

    一卷。清叶廉锷撰。叶廉锷字勤诹,江苏当涂(今属安徽省)人,光绪举人。此书为读徐时栋《尚书逸汤誓考》而作。徐氏之书中,有字误的,如“怀”作“坏”;声韵之误如畏叶坏;援引的错误如:泰誓伪大明,文公伪文王,

  • 真意堂文稿

    一卷。清姜宸英(见《湛园未定稿》条。)撰。姜宸英生平此本前有秦松龄序,言宸英奉纂修之命,治装北上时,编辑此集。其中均为中年作品。有一九八三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姜先生全集》(二函二十册)影印本。

  • 订正朱子家礼

    五卷。清郭嵩焘撰。郭嵩焘生平及生卒年不详。自宋代以来家礼都遵奉朱熹《家礼》,郭嵩焘于是考求礼经之意,挥礼制的古今沿革,对《家礼》进行考证与修订。但《家礼》一书,王懋竑《白田杂著》有《家礼考》,对朱熹年

  • 律吕元音正录

    一卷。清毕华珍撰。华珍字子载,江苏太仓人。此书卷言造律之原,以为先有七音,后有十二律,五声二变具于人声。此说与经传不合。其以《周礼》圜钟为应钟,函钟为仲吕,而以旧说为非。又谓字谱工尺七字即五声二变,此

  • 山舟堂集

    十二卷。清周士彬(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周士彬,字介文,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副榜贡生。著有《山舟堂集》。周士彬世居千山,其《山舟堂》额乃宋赵孟頫手书。故以名集。此集共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