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卷。宋陈康伯(1097-1165)撰。陈康伯字长卿,弋阳(今江西)人。宣和三年(1121)中上舍丙科,绍兴八年(1138)除枢密院大计议官,后为光禄大夫。隆兴二年(1164),复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
十二卷。清周召(生卒年不详)撰。召字公右,号拙庵,衢州(今浙江省衢县)人。康熙初,官陕西凤县知县。是书为其在耿精忠叛乱期间避兵山中所作。双桥,乃其山中所居之地名。该书卷端标名《受书堂集》,而《双桥随笔
一卷。清释宗常撰。宗常,清初昆明海印寺住持。其康熙庚辰(1700年)自序云:“愚弱冠时负笈鸡山,学于石钟觉宇老人,追随杖履,执侍多年。每疑老人生长南徼,语含中韵,因请其故,遂而授愚声音之法,始悉今昔南
十卷。明朱察卿(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朱察卿,字邦宪。上海人,生卒年不详。福州知府朱豹之子。据王兆云《词林人物考》,可知朱姓为上海著姓,世传经学。邦宪自晳飘髯,善谈笑,而特好饮。其性格任侠豪迈。隆
四卷。黄起龙撰。黄起龙,明代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字应兴,号雨石。万历戊戌(1598)进士,累迁南京吏科给事中,时讲筵久罢,福藩不就国,廷臣莫敢言,起龙甫拜官,首疏及之,又请复建文年号,追谥靖难仗
六卷。未著撰人姓氏,惟在其《自序》中题有“松泉老人”。而当时有“松泉老人”之称的不止一人,如乾隆时吏部尚书汪由敦有《松泉集》传世,江宾谷、安歧亦有是称。但其中只有天津的安歧精于鉴赏、收藏丰富,并且著有
见《赤水元珠》。
不分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光绪注,光绪无乙丑年,必有误。进士。以知县起用,自请改教,遂选授绥定府教授,任教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廖平儿
四卷。清郭志正(1860-1901)撰。郭志正,字体吾,号直夫,湖南长沙人。光绪间诸生。此集凡四卷。第一卷为说经之文。第二卷为史论及书后、墓表、墓志之属。第三卷为骈体文。第四卷则古今体诗。郭志正是当时
十一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廖平是清末的经学大师,一生经学主张凡六变。在光绪十年(1884)前后,著《穀梁春秋内外编》共三十七种、五十卷。其中内编书一种,即《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十一卷;外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