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国声韵学

中国声韵学

四编十五章。姜亮夫著。姜亮夫(1902-)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县人。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至193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返国后历任东北大学、云南大学、杭州大学等校教授。致力于音韵学、文字学、敦煌学、楚辞学研究。善于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神话学和中外古代史知识考释语言文字。尚著《诗经联绵字考》、《瀛涯敦煌韵辑》、《楚辞通故》等多种。《中国声韵学》是早期讨论中国音韵学概论性质的著作,凡四编十五章,第一编《前说》:一《中国声韵学概说》、二《音之生理基础》、三《音之物理基础》、四《文字与声韵学》、五《音之通转》、六《音之地的差异》;第二编《声》:七《声之原理》、八《声之历史的叙述》;第三编《韵》:九《韵之原理与分析》、十《等呼论》、十一《四声五声说》、十二《广韵之研究》、十三《古韵》;第四编《反切》:十四《反切之原理与方法》、十五《反切之史的叙述》。附录《中国声韵学书目举要提要》。此书之旨诚如作者自序所云:“顾江戴段之书,其考古之功皆不可没,余杭章君,妙合神旨,解理益多,然其书皆不便于初学。往者余以耑蒙之姿,寄食南北,为诸生讲习此学,既病前贤之多陈往迹,使人有漫汗之叹,复病近人之空说原理,使人忘原流之自,乃以发音学之原理,解说声韵之素质、反切之法则,比合近代之语音,渐推唐宋,上及三古,自近及远,以探其原。复举声韵学史上之荦然大者,综其条贯,比其事类,略为陈之。”首先以现代语音学原理对“声”、“韵”进行分析说明,次以逆推之法叙述评价传统音韵学的重要著作及各家之说,末编讨论反切,说明反切的原理、方法、源流和弊端。书中对历代,特别是清代以来学者的主要成就有详细的说明与分析。是书世界书局1933年初版。

猜你喜欢

  • 仕学全书

    三十五卷。明鲁论撰。鲁论,字孔壁,号西麓,江西新城人。天启中以贡生授颍州(今属安徽)州同,官至福州府同知。著有《四书通义》,已著录。本书原名《闻见录》。主要记述明代官制,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官署之职掌、

  • 两垣奏议

    一卷。明中立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属今山东聊城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给事中之职,遇事敢直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而被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而卒。著有《周易札记》。《两垣奏议》收

  •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一百四十四卷。清巴泰等修。巴泰,清光禄大夫,内阁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该书原题为《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前有御制序、进实

  • 五经大义终始论

    无卷数 附答问九篇。清龚自珍(详见《泰誓答问》)撰。本书作于自珍三十二岁时,乃是以汉学的方法来研讨经学的微言大义,因此言必有证,无一字无来历。本书所述,全以《公羊》为依归。公羊氏有三世三统之说,自珍受

  • 宝善堂汇稿

    十四种,二十八卷。清阮复祖等撰。阮复祖字轮源,号台峰,安福(今属江西省)人,乾隆年间举人,补会昌训导。平生著作甚多,论者评其时文学归有光,古文宗法韩愈,诗则学陶渊明、杜甫。长子阮灿辉,嘉庆年间进士,官

  • 寓圃杂记

    十卷。明王琦(约1453年前后在世)撰。王琦字元禹,别号梦苏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寓圃杂记》是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迄正统年间朝野事迹的笔记小说。关于吴中部分的故实写的尤为详尽。然而材

  • 积古斋藏器目

    一卷。此书不知编书人姓名,亦无年月可考。书中所辑系仪征阮元积古斋的藏器,共录74器。根据编末题记,此目系据翁方纲《积古图后记》及《瀛州笔谈》所载录入。与《积古斋款识》相校,则此书所录百虺钟、素栈钟、残

  • 周易古今文全书

    二十一卷。明杨时乔(1531-1609)撰。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共分六部,即《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以篆书写

  • 竺道生与涅槃学

    一卷。民国汤用彤(1893-1964)撰。《竺道生与涅槃学》一书,专门记载道生与涅槃学之间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道生事迹。于内分八项,即:大乘涅槃的翻译,涅槃大本的传译;涅槃大本

  • 王氏六书存微

    八卷。近代王闿运(1833-1916)撰。陈兆奎(生卒年不详)辑存。喻谦(生卒年不详)述微。闿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