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

九卷。附补遗一卷。明陶宗仪(生平详见《国风尊经》)撰。此书载历代能书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记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与三国。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与五代。卷六,宋。卷七,元。卷八,辽、金、外域。卷九,书法(书法理论)。总之,此书几乎将三皇时期至元代的各朝代能书之人包揽无余,总计四百五十人,堪称我国古代的一部书人大全。其记人体例是先记该人主要生平及其性情特点,然后记其书法风格,擅写书体等等。所记或详或略,多则洋洋数百言,少则只言片语,也有只录其姓名而不知其事者。此书记能书人及书体等多有精当的考证。如“仓颉”条中论蝌蚪文:“书文象虾蟆子形,故曰科斗。今人不识,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此书不仅有汉字书史,又于卷八设“外域”部分,记天竺、日本及我国少数民族如西夏、大理、回回等书史,特别是还列举不少天竺古字母的写法。此书后又有陶氏补遗一卷,摭采至为繁富。其体例仍从三皇始,补历代遗漏书人。此书版本有明朱统鉷重刊《书史会要》合刻本,此本将其父朱谋垔撰《书史会要续编》(参见该条)续陶氏之书,并题为卷十,移其次于陶氏补遗之前。其它版本有元刊巾箱本、明洪武九年(1376)刊本、明崇祯八年刊无续本、明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清抄本、《百川学海》本,无卷数。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上海书店1984年据明洪武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文安县志

    八卷。清杨朝麟修,胡淓纂。杨朝麟,字蔚斋,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由藁城知县调知文安,四十一年升顺德府漳河同知。胡淓,字淇澜,文安人,候补内阁中书。杨朝麟任邑县知县后,因县志已三十年未修,遂集邑中士

  • 懋勤殿李邕法帖

    一卷。唐李邕书,清康熙敕刻。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历官郡守、北海太守等,人称“李北海”,有《李北海集》(明人辑)。李邕工文善书,尤擅行楷写碑,笔力沉雄,自成一家,是唐

  • 躬行实践录

    十五卷。清代桑调元撰。桑调元见《论语说》条。此书是由作者的门人把他晚年讲学的语录分类整理编辑而成,原名称作《夜炳录》。全书主要以程朱一派学说为宗旨,重点论述儒家“敬”、“仁”之道,反对把儒家学说与佛、

  • 易经注

    三卷。元董中行撰,抄本。中行字若水,生平事迹不详。北京图书馆藏有其著《易经注》抄本,凡三卷。此书不沿袭前人成说,多所独创。由乾卦至离卦称上经,为一卷;由咸卦至未济曰下经,为一卷;以系辞、说卦、序卦、杂

  • 经律异相

    五十卷。梁代释宝唱撰。宝唱生平事迹详见《慈悲道场忏法》辞条。《经律异相》一书,是总集经、论所说十法界中一切依正二报,以及如来并诸弟子本生本事之文而成五十卷。全卷内容分为四十部,天地有三部、佛有四部、菩

  • 阿育王经

    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僧伽跋罗于梁初至京师止正观寺,受命梁武帝在止正观和寿光殿占云馆译出《大育王经解》由释宝唱、昙允等笔受。据《大唐内典录》卷四引宝唱录载:此《阿育王经》是第二译出,天监十一年(

  • 荫玉阁五种

    五种,五卷。清叶书编。叶书字伯丹,浙江临海人。丛书收临海人著作五种:宋林芳《田间书》一卷、宋潘音《读书录存遗》一卷、清叶舟《梅溪先生劝学质言》一卷、《山窗觉梦节要》一卷、明陈宏《竹窗存稿》一卷。其中前

  • 春秋感精符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感精符》,大体上说天人感应及灾异符瑞之事。明人孙珏说:“此言一切灾祥,皆精神所感召,而天物来符,故多述人事。”(《古微书》)案

  • 平湖县志

    ①十卷。清高国楹修,清倪藻垣纂。高国楹,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平湖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图说、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津途、坛庙。卷二食货志,目为户口

  • 伤寒全生集

    四卷。旧题明陶华(详见《伤寒六书》)撰。此书自序即搬用《伤寒六书》中《伤寒琐言》之序文,内容有论有方,采方较杂,且轻于立论。故后人认为此书非出陶华之手,而系伪托。卷一为五十二条,卷二为二十九条,卷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