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明程本立(?-1402)撰。程本立,字原道,号隐,浙江桐乡人。洪武九年(1376),以明经荐为秦王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复补周府礼官,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历官至右佥都御史,调江西按察
十卷。唐李隆基(详见《御注道德真经》)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曾有左常侍崔沔与道士王虚正、赵仙甫等学士参议修《老子疏》。李隆基撰《道德真经注》之后,又采诸臣之说,作《道德真经疏》。其书《释题》
四卷。明方学渐(1532-1615)撰。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今属安徽)人。以其子大镇贵,赠大理寺少卿。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为业。著有《桐彝》、《迩训》、
四卷。明王肯堂(1549-1613)撰。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一号念西居士,明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检讨,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王肯堂精于医学,著有《肯堂医论》、《证治准绳》、《重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馆修《明史》,后病卒。著有《箧衍集》(已著录)。是集收录了有关明末
一卷。撰人不详。清劳乃宣《等韵一得·外篇》云:“考后一书(案指《等韵切音指南》)二十四图,与刘氏《切韵指南》二十四图大略相同,惟次序不同。与刘氏为一家之学。”这部韵图是改并刘鉴的《切韵指南》而成,与刘
一卷。南齐张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融,字思光,吴郡(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官至司徒右长史。据《南齐书·张融传》记载,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据。张融有文集数十卷行于世,
四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生平见“叠雅”。是书辑录河北方言词六百余条,引书达三百种。隐依《尔雅》编次。每条先列方言词语,次注直音或反切,复征引载籍加以疏证,颇精当。如卷二第十二则云:以手析物曰斯。引典籍
十卷。宋钱易撰。生卒年不详。钱易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为吴越国王钱俶之侄,真宗朝举进十,累迁左司郎中,翰林学士、工书善画,文辞敏捷,以才藻知名,苏易简谓其有李白之才。著述甚多,有《
五十四卷。外录八卷。明徐象梅撰。象梅字仲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仁履不详。该书是记述两浙先贤事迹的专著。所录人物上起唐虞,下迄明代隆庆年间。分为二十二门,外录元元、《空空》二门,以载道释人物。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