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庄礼记集说

云庄礼记集说

十卷。元陈澔(1261-1341)撰。浩字可大,号云庄,一号北山,江西都昌人。澔少承家学,好学博古,宋末隐居不仕,授学乡里,学者称为经师先生。是编书名取之于己号,成书于至治三年(1322),集有元以前各家《礼记》之说,却较之卫湜《礼记集说》简约易懂,益于初学者阅读。是书撰成后并未被时人所重,直至明初胡广等修《五经大全》时收于其中而大行于世。元延祐科举之制,《诗》、《易》、《书》、《春秋》皆以宋儒新说与古注疏互为参稽;只《礼记》以古注疏为据。浩之《集说》虽成于延祐之后,却不为儒者所用。因浩父大猷师从于饶鲁,鲁为黄干弟子,而干又为朱熹之婿,故《五经大全》之中《礼记》遂以其说为主,并用之于科举取士,习诵试用之间流传于世,可见其说得之以朱子余荫而盛传。浩注之浅显简便为历来《礼记》研究者莫比,然其注亦颇多不足,考证失之精当;援引资料常出于典籍之外,且多有谬误,疑为作者相撰或另有印本;说礼无据,略度数而推义理,发明之说更为罕有;以注《孝经》、《论语》之法笺释经文,少有学术价值。故虽列于学官,却时有后学者讥之。清人纳兰性德为驳正其不足撰有《礼记陈氏集说补正》一书(入《通志堂经解》中,又名《礼记集说》)。有元明刊本(前有凡例若干条,今通行本已不存),建安郑德明刊本,许氏有正德十二年刊本,嘉靖丁亥南安府六老堂刊本,嘉靖丙辰刊本,并三十卷袖珍刊本,传本有康熙十六年(1677)朱锡旗刊本,清扫叶山房刻本及光绪十年(1893)江南书局重刻本等。

猜你喜欢

  • 八代诗选

    二十卷。王闿运(1832-1916)编选。王闿运,字壬秋,一字壬父,晚号湘绮,时称湘绮老人。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客曾国藩幕府。后荐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长,兼参

  • 使琉球记

    一卷。清张学礼撰。张学礼,字立庵。镶蓝旗汉军,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康熙元年(1662),时任兵科副理事的张学礼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尚质,此为清政府首次向琉球派遣使臣。本书即记载此事。前面部

  • 四书笺疑疏证

    八卷。清徐天璋注解,其子徐浚仁疏证。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书首有天璋自序,认为朱子集注不免仍有疑义,既有疑,则必确求古训,确证他经而又涵咏本文,揆厥情理,揣度时事,笔于笺,此笺疑所作也

  • 荔雨轩文集

    六卷。清华翼纶(生卒年不详。)撰。华翼纶,居室称荔雨轩,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少有经世志,然止一从军广西,一为令江西,便终家居。此编六卷:杂著二十一篇;论五篇、说一篇、议二篇、记五篇、书后四篇、跋二篇

  • 世界征服者史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in‘Ata Ma likJuwaini,1266-1283)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

  • 长兴县志

    三十二卷。清赵定邦修,周学浚、丁宝书纂。赵定邦,运同衔长兴县知县。《长兴县志》同治十三年(1873)修,光绪元年(1875)刻本,全书共三十二卷,卷一上为凡例、图、旧志源流,卷一下分列目次为建署、沿革

  • 青芙馆词抄

    一卷。《韭室诗余别集》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陈寿祺字恭甫,号左海,又号苇仁,晚年自号隐屏山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曾充任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

  • 史通训故

    二十卷,明王维俭撰。王维俭生卒年不详,字损仲,河南祥符(今开封)人,万历乙未(1595年)进士,任潍县知县,兵部职方主事,后坐事革职,家居二十年,天启年间,由右佥都御史,累官工部右侍郎,因遭魏忠贤党弹

  • 双桂集

    六卷。明徐墺编。徐墺江苏无锡人。生平履迹不详。是集录其祖徐环父徐允之诗。环字伯枢,元兵部侍郎徐宪之子。洪武间,常以茂才荐,擢上元县主簿,终临桂县丞。所著有《临桂集》。允字邦孝,所著有《水南集》。墺合为

  • 渤海国志

    四卷。清唐晏撰。唐晏,字元素,清代满州旗人。《渤海国志》一书主要记述靺鞨族建渤海国的历史。靺鞨族在先秦时称为肃慎或息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有几十个部落,隋唐时称为靺鞨,主要有两大部,黑水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