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代数术

代数术

二十五卷。英国华里司(1768-1843)撰。清华蘅芳(1833-1902)、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合译。华里司,英国自学成才数学家,曾任爱丁堡大学教授,主要贡献在几何方面。华蘅芳,字若汀,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十四岁学习程大位《算法统宗》飞归等题,“心窃喜之,日夕展玩,不数月而尽通其义”后又熟读古今中外数学名著,无师自通。1861年到曾国藩的金陵军械所进行轮船设计,1863年至安庆为曾国藩幕宾,1865年到上海筹设江南制造局,并在局内添设翻译馆翻译数学与地质学方面的书籍,1880年任格致书院内上海公书院教习,1887年到天津武备学堂教授数学,1892年至武昌两湖书院就教,先后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著有《学算笔谈》十二卷,《算草丛存》四卷,《开方别术》一卷、《数根术解》一卷,《开方古义》二卷,《积较术》三卷,合刻为《行素轩算稿》。主要译著有《代数术》二十五卷(1873)、《微积溯源》八卷(1874)、《三角数理》十二卷(1877)、《决疑数学》十卷(1880)等。《代数术》主要介绍代数知识,还有少量三角与几何内容。卷一至卷十讲代数多项式、一次方程及二次方程、分式、根式、比例式的性质及运算,卷十“总论各次式”中阐释了代数基本定理:“无论几次之式,其所有之若干根数必等于式最大之方指数”,即在复数域内代数方程根的个数等于方程的次数。还有方程正根个数等于方程各项系数的变号次数,虚根必成对等。卷十一至卷十六讨论三、四次方程解法,最后称五次及五次以上方程“无人能思得一通法可径求解之,亦无有一定可化之为简次之式者”。卷十六为近似实根的求法,其中主要讲“叠代法”,并称:“此法为奈端所设,惟其后又有拉果兰(即拉格朗日)诸者,变通之,则更灵便。”卷十七为无穷级数,卷十八、十九论对数及其应用。卷二十论连分数理论。卷二十一为不定方程问题。卷二十二论用代数解几何问题,卷二十三讲二次方程式的图象和根的范围。最后两卷为三角函数论,给出了sinα、cosα的幂级数展开式与arctanx的幂级数展开式,棣美弗定理和高斯的圆内正十七边形作图问题。关于《代数术》的翻译过程,华蘅芳在序中写道:“……傅(兰雅)君口述之,余笔记之,一日数千言,不厌其艰若,凡两月而脱稿,缮写付梓,经年告成。”在书中,华蘅芳还介绍了西方代数学史,在《代数术》全书二百八十一款中,有二百一十六、二百七十、二百七十二等十余款提到西方数学家二十余人。续李善兰之后,华蘅芳对数学名词又多有创新,如有理、无理、根式、移项、实数、实根、未定式、迭代法、无穷级数等沿用至今。该译著的出版使西方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中国得以广泛的传播。《代数术》主要版本有:1873年江南制造局刊本,现藏浙江图书馆;《测海山房丛刻》本;《中西算学汇通》本;光绪年蜀东善成堂坊刊本,现藏北师大图书馆;1900年上海顺成书局石印本,现藏北京图书馆;《中西算学大成》卷五十八至卷七十九,有删节。

猜你喜欢

  • 松邻文集

    四卷。清吴昌绶(1810-1867)撰。吴昌绶字伯宛,号印丞。浙江杭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吴昌绶博雅工诗古文词,长于考证经史、金石、目录、版本之学,著有《龚定庵年谱》、《吴郡通典》,又刊

  • 易小帖

    五卷。清毛奇龄说《易》之语,由其门人编次成书。毛奇龄所著的经解,只有《仲氏易》和《春秋传》两种是他亲自编写,其余均出自他的门人之手,因此其中加入了门人之语。此小帖共有143条,全讲《易》之杂说,与《仲

  • 曲园杂纂

    五十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条)撰。《曲园杂纂》是俞樾的一部杂考之作,因1873年俞樾在苏州建宅,名为“曲园”,故定书名为《曲园杂纂》。全书共分五十种,每一种为一卷,内容包括杂文、诗、尺牍、楹联、

  • 汴园湿襟录

    一卷。明末白愚撰。白愚,字警凡,河南开封人,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李自成围攻开封时,白愚曾佐守城之参政张达宇募兵,冒矢石守城近六月,脱围北渡后,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将围中情事大略集成一帙,名《

  • 恩晖堂诗集

    七卷。清王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藻字菽原,南通州(今云南盐津)人。王藻生性豪迈,胸次磊磊,每有所感便发乎诗,故其诗多爽气有逸情。书中有陈奂、杨廷咸丰年间所作序,该集有诗三卷,帖体诗三卷,律诗一卷。其中

  • 尚书欧阳章句

    一卷。汉欧阳生撰,清马国翰辑。欧阳亲受伏生之传,其书立于学官也最早,其后欧阳氏八代皆为博士,于有汉一代影响甚隆。《汉书·艺文志》就载有《欧阳章句》三十一卷,《欧阳说义》两篇。但是《隋志》、《唐志》皆不

  • 伤寒发微论

    二卷。宋许叔微(详见《类证普济本事方》)撰。此书共二十二篇,分上下两卷。上卷首论伤寒七十二证,阐述诸证病机、证治及方药。以下各论并下卷诸篇均为零散札记,虽无系统,但不离伤寒本旨,尽融作者体会,来自实践

  • 白鹤山房骈体文钞

    二卷。清徐熊飞(1762-1835)撰。徐熊飞字子宣,一字渭扬,号雪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徐熊飞家贫,不能自保。阮元聘其为“诂经精舍”讲席。中年时,徐熊飞与杨芳灿、王豫、

  • 尚书既见

    三卷。清庄存与(1719-1788年)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清代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通六经,尤其擅长《春秋》。他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传《春秋

  • 读书通

    二十卷。明郝敬撰。郝敬(1558-1639)字仲与,一字楚望,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知缙云、永嘉二县,征授礼科给事中,乞假归养。补户科,因事受累,谪知江阴县。后归家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