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伏侯古今注

伏侯古今注

一卷。东汉伏无忌(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伏无忌,琅邪(今山东诸城东南)人。伏湛五世孙、嗣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136),受命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著作。元嘉(151-153)中,又受桓帝之命,与黄景、崔实等续撰《东观汉记》,作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等。又博采古今杂著,独自撰成自黄帝至汉质帝的大事纪要,取书名为《伏侯注》,即此书。原书八卷,所记皆为史事,《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著录,皆入杂史类,《新唐书》收入杂家类。其书对于研究黄帝至汉质帝时史事和文化颇有参考价值。后来,其书散佚。清人马国翰从各书辑出一卷,虽只见原书大貌,但对其书流传作出了贡献,仍有参考价值。今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郡县释名

    二十六卷。明郭子章撰。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贵州巡抚。播酋杨应龙叛,子章大破之,应龙阖室自焚,以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卒。子章天才卓越,于书无所不读,一生著

  • 研山山人漫集

    一卷。明方盱(约公元前1570年前后在世,)撰。方盱字文明。后弃举子业,将游五岳,取庄子逍遥游语,改名大年。苏州人。生卒不详。居洞庭东山。著有《研山山人漫集》。本书为湖州(今属浙江省)沈庭诏所编。前有

  • 天都载

    六卷。明马大壮(生卒年不详)撰。马大壮,字仲复,徽州(今属安徽省歙县)人。为罗汝芳的门人。尝筑天都馆,读书其中,所以以其馆名为其所著书名。喜采异闻,也间有考证。但往往务求博引,不核虚实。如“鱼化为人”

  • 凤麓小志

    四卷。后序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江苏南京人。其一生凡省府县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图书馆之属,皆互董其役终其身,因著书百数卷,跻为通儒。传世之作,首

  • 援守井研纪略

    一卷。清董贻清(?-1872年)撰。董贻清,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字叔纯,以军功历任知府,后署理资州直隶州(今四川资中)。著有《偶存集》、《四川绵州志》。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李永和、蓝朝柱

  • 历代内侍考

    十卷。明毛一公撰。一公字震卿,遂安(今浙江淳安县)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给事中。该书乃记载宋代以前内侍太监事迹的专著。作者选自春秋至宋的太监人物,按时代编排,各叙其人善恶之行,

  • 说文经典字释

    一卷。清高翔麟(生卒年不详)撰。翔麟字文瑞,号芾堂,江苏吴县人。少从钱大昕游,通小学。嘉庆戊辰(1808)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湖南衡永郴桂道。是书对《说文》称引异者,详其训诂,又搜取他书义

  • 大易粹言

    十二卷。曾穜辑。淳熙中,曾穜为舒州太守,因与二、三僚友语及程颐之学,皆欣然有得,遂相与搜伊川家所尝发挥《大易》之旨者,集为一书,目之曰《大易粹言》。程九万跋称:“今公(指曾穜)会而通之,贯而一之,诚有

  • 春秋左传会要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调元藏书极富,涉猎颇广,自经史百家、音韵小学都有所撰述。此书共四卷,列举《左传》的要点,进行阐发,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左传》史实,分条加以考据评论,往往发前人之未发

  • 异鱼图赞补

    三卷。闰集 一卷。清胡世安(详见《大易通则》)撰。是书前有作者万历戊午(1618)年间自序一篇,是胡氏未中进士之前所作。因为杨慎《异鱼图赞》还有很多缺漏,胡氏广采遗说,编成此书。卷上、卷中,共补鱼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