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使楚丛谭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春融堂集》、《金石萃编》、《征缅纪略》、《游龙泉记》、《蜀缴纪闻》、《征缅纪略》、《木耳占记》等。《金石萃编》收集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1500余种。是编以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湖南乡民童高门控告书吏等人折色重征诸弊之案,其奉旨自八月衔命出都,讫次年二月还京复命,按日记录其行程事情。记途中在湘、鄂,遇应城县民李杜赴京控告、江陵县民赵学三控吏书何良弼等侵犯堤工、长沙百姓王泽远告知县勒买常平仓谷、提督衙门奏湖南永顺县民蒲太圻具控四案,屡奉谕旨,先后顺道分别前往提审。并记沿途气候、风物,日必有书,凡于民生利弊有关,官吏职责所寄,尤多咨察,以求其隐。有召伯巡行南国之遗风。此书收入《申报馆丛书续集》、《古今说部丛书四集》。

猜你喜欢

  • 填词

    六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改名换姓,逃匿江湖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

  • 金壶记

    三卷。宋僧适之撰。适之,生卒始末不详。《金壶记》一名取自《拾遗记》中传说。适之本有《金壶字考》一卷,收录多音字等,以类相从,上列其字而下列注音,条理清晰,眉目醒然。可是,《金壶记》却杂述书体以及善书人

  • 典语

    一卷。吴陆景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陆景字士仁,吴郡吴仁。官至偏将军中夏督,后遇害。《隋书·经籍志》儒家《典语》十卷,《典语别》二卷,并吴中夏督陆景撰。已亡。《唐书·经籍志》无《典语别》,《唐书

  • 泰轩易传

    六卷。南宋李中正撰。李中正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旧本原题作“宋清溪李中正撰”,不确,宋无清溪,实为淳安人。卷末刊福州福清尉李舜举编集,漳州龙溪县尉李熙绩校正及董洪跋。此原为讲义,李舜举编集成书。此书不

  • 观政集

    一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甫,号嵩渚。祥符(河南开封)人。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佥事。此集是其正德十年(1515)在京观政时所作,故以为名。共赋二篇,各体

  • 岳武穆王精忠传

    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野叟曝言

    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1705-1787)撰。夏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苏江阴人。诸生。博学多才,通经史及诸子百家,又广泛涉猎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崇尚程朱理学,斥黄老与佛学为虚妄。为人刚直,

  • 名家词抄

    不分卷。清聂光编。聂光字晋人,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选自吴伟业、龚鼎孳以下共三十家。考卷首曾王孙《序》,称为“百家名词”,却与集中所载之数不符。又云:“词体之变迁,选者之诠次,

  • 外科全生集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

  • 周礼注疏删翼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