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偃师县志

偃师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汤毓倬修,孙星衍。武亿纂。汤毓倬,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代著名经济学家。乾隆五十年(1785)任本县知县。孙星衍详见《松江府志》,武亿(1745-1799),字虚谷,一字小石,旧字老统,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二十岁考取童子试第一名,二十五岁考取举人第六名,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五十六年(1791)任山东青州博山县知县。为官七个月,得罪权臣大学士和坤,罢官撤职,返乡归里。嘉庆元年(1796)在河南讲学。乾隆二十六年(1761)洛水暴涨,冲坏县署,原志板片漂失无存,汤毓倬来任即以纂修县志为急务,请于知府,得到支持。初是孙星衍执笔,后孙捷入翰林,从京城将所修地理、山川、陵庙稿寄回,知县又请张紫岘开局,编纂成此志,其中金石部分由武亿负责。乾隆五十四(1789)刻印。全书三十卷首一卷。书前有知府序,目为:圣制、疆域道里表(卷首),地理志、山川志、陵庙记、风土记、学校志、祀典志、赋役志、帝纪考、职官表、宦传、选举表、名臣传、儒林传、忠节传、政绩传、文苑传、孝义传、隐逸传、流寓传、列女传、仙释传、方伎传、艺文志、金石录、祥异志、大事记、逸事记。综观全书,详稽经典,纲举目张,次序井然。山川志,采摭《水经注》、《疆域志》、《太平寰宇记》等书,于旧志内容录其前,考证在其后,补其缺,订其谬,既留旧志精华,又补其不足。此书是现存偃师县志中卷帙最多,资料最丰富,质量最高的一部志书。除原刊本外,另有民国二十八年(1939)补刻本流行。

猜你喜欢

  • 格古要论

    三卷。明曹昭(生卒年不详)撰。曹昭,字明仲,松江(今上海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共三卷,分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古窑器、古漆器、锦绮、

  • 翰墨志

    见《思陵翰墨志》。

  • 阅耕余录

    六卷。明张所望(生卒年不详)撰。张所望,字叔翘,上海(今地名同)人。万历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此书为张所望之随笔札记,其中多有所考证,但采摭旧文者亦不少。内容兼涉谐谑、因果报应等杂事,有些类似陈继

  • 绘事微言

    四卷。明唐志契(1579-1651)撰。唐志契字敷五,又字元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志契与其弟唐志尹皆能画,唐志契擅山水。此书是其所著画谱,姜绍书《无声诗史》说此书颇得六法之韵。书中所录画家名论,

  • 李氏类纂

    五十卷。清李绳远(见《姓氏谱》)撰。此书为抄录诸家类书而成。不似著述,约为抄录自用。

  • 永顺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天如纂修。张天如,字念斋,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永顺府知府。永顺设府始于雍正五年(1727),其下辖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四县。张天如任永顺知府后,分檄属邑辑县志上之,躬自综

  • 养老奉亲书

    一卷。宋陈直(生卒年不详)撰。陈直,元丰中(1078-1085)曾为泰州兴化(今属江苏)县令,故世人又称陈今尹。此书《宋史·艺文志》及《文献通考》皆作《奉亲养老书》,《四库全书》在《寿亲养老新书》提要

  • 字林考逸校误

    一卷。附《校误补》一卷。清龚道耕撰。参见《字林补本》。是书专为校正任大椿《字林考逸》而作。其缘起是:任书有初印本,有改刻本,互有出入,而讹脱略同;钱钊(字湜江)、诸可宝(字璞斋)虽为校订,不无遗漏。龚

  • 解州安邑县运城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言如泗修,熊名相、吕滥等纂。言如泗,昭文人,先贤言子裔。由恩贡教习授知县,历任垣曲、闻喜。后升保德州知州,政声甚嘉。乾隆二十六年(1761)题补解州。熊名相,贵州大定县人。出身拔贡,

  • 周礼序官考

    一卷。清陈大庚撰。大庚字子坚,江苏常熟人,清中叶诸生。是书末有其舅张海鹏跋。此书本沈彤《周官禄田考》而作,专就序官,为之分别条理,列举阶级人数。凡备公卿中下大夫上中下士者为乡老,居首。冢宰至司寇备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