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曲选

元曲选

一百卷。明臧懋循(约1595年前后在世)编辑。臧懋循字晋叔,长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荆州府教授,南国子监博士,以沉湎游赏诗酒罢归。辑有《古诗所》、《唐诗所》、著有《负抱堂集》。此书选编元、明杂剧一百部,据各家所载,其中元人或元末明初人有四十三家,共七十七部,其著者为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白仁甫、高文秀、郑庭玉、李文蔚、李直夫、吴昌龄、武汉臣、王仲文、李寿卿、尚仲贤、石君宝、杨显之、纪君祥、戴善夫、李好古、孟汉卿、李行道、孙仲章、岳伯川、康进之、张寿卿、宫天挺、郑光祖、范康、曾瑞卿、乔梦符、秦简夫、萧德祥、朱凯、王晔、李致远,杨景贤、张国宾、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王子一、谷子敬、贾仲名、杨文奎。元无名氏所著有十二部;元、明无名氏所著有十一部。据编者自序,其家藏杂剧多秘本,又从黄州刘延伯处借得二百种,此百种杂剧即是从中选出的。卷首刊载元群英据《太和正音谱》所撰《杂剧目》。此书广搜博采,所辑剧本最为宏富,明、清以来各种杂剧、传奇没有超过它的。但体例不精,编次混乱,或同一作者之作散见于各集之中,或在同一集中亦前后杂出。本书对于撰者缺乏考核,《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对一些剧本的作者已经考定,臧懋循却依据失题撰者传刻本或抄本,亦不著作者姓名。《黄粱梦》本为马致远、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人合撰,却只题马致远。有些曲词编者迳自增删,有的还易以他调,更换其词,有的因原文繁复而大加删削,与原本相去甚远。此书有明万历刊本、《四部备要》本、涵芬楼影印本、世界书局排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本、中华书局1958年本等,中华书局1979年第三次重印时又作了校刊,是较好的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东轩集选

    一卷。《补遗》三卷。明聂大年(1402-1455)撰。大年为明代文学家。字寿卿。临川(今属江西)人。宣德末由经明行修荐授仁和县学训导,改常州府学,再升仁和教谕。景泰六年(1455)朝廷有史事,征其入翰

  • 庸言

    ①一卷。宋杨万里(详见《诚斋易传》)撰。是书为万里之语录,大体仿扬雄《法言》,与己之其他诗文相较,自为一体。《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词工意浅”。《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②十二卷。明黄佐(1490-1

  • 大学古本说故

    一卷。清劳光泰(生卒年不详)撰。光泰字榕坡。广东南海人。嘉庆二十五(1820)进士。是书首有光泰自序,称是书字句一遵阳明之书,但见解与之有异,独知最尊朱子而序次又与之不同。书中称在止至善以至能得,是体

  • 姑苏杂咏

    二卷。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周希孟、周希夔二人字号、籍里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高启诗凡古体一百三十六首。南老复因其题,各赋五言六韵。末又增叠韵吴宫词一首,补遗四首,附词

  • 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

    四百一十六卷,附校勘记七十二卷。此书目录后有阮元记,书末又有胡稷记,是阮元在江西做巡抚的时候刻于南昌的。阮氏家藏有宋十行本十一经注疏,缺《仪礼》《尔雅》,遂以黄丕烈所藏北宋刻此二经单疏本补足之,又取胡

  • 蓟门摘稿

    二卷。明刘曰梧著。分上下二卷,其中于当日援辽官军扰民情状,言之历历。

  • 周易蜀才注

    一卷。辑佚书,晋范长生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蜀才,不详何人。王俭《七志》云,蜀才为王弼后人;谢异、夏侯该云,蜀才为谯周;颜之推、陆德明以为范长生;张惠言信为王弼后人。今姑从范长生说

  • 竹书纪年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亦称《汲冢纪年》。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发魏襄王墓,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顾

  • 畸人十篇

    二卷,附《西琴曲意》一卷。明朝时意大利人利玛窦(详见《乾坤体义》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二卷,十篇,体载采取自设问答的形式,以申天主教之说。第一篇为人寿既过,误犹为有;第二篇谓人

  • 念奴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