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观楼文集拾遗

六观楼文集拾遗

一卷。清许鸿磐(约1762-?)撰。许鸿磐字渐达,号雪峤。济州(今山东济宁)人。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著有《方舆考证》。考订详实,为世称之。又工诗文词赋,著有《六观楼遗文》、《雪帆杂著》等集。作北曲杂剧《三钗梦》、《西辽记》、《寿女存孤》、《女云台》、《雁帛书》、《儒吏完城》等六种,合称《六观楼北曲六种》。是集为其遗文,李福泰所集刻者,首福泰序,略谓鸿磐捷南宫后,授指挥官京邸。凌次仲、江子屏,见其雪峤杂著,共相叹服,称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殒后无子,同里李孝廉藏其稿,视若拱璧,不轻示人。同治七年(1868),福泰旋里,访知书稿仍藏李氏,孝廉虽亡,其子能世守之,其他著述,泰半已为六丁所收,遍索之,尚得《尚书札记稿》四卷、《六观楼遗文》三十编。犹幸与凌次仲、李金川论《方舆纪要》二书,尚存其全书之精采,即此可见。刊以行世,而记其著述之本末如此,异时能以先生之书,寿之梨枣者。若夫此集虽片羽之留,识者知为吉光之珍。案福泰字星衡,亦山东济宁人。抚粤东时为刻此书于广州。鸿磐遗书,实未全刻,如所著之《方舆考证》。至民国时,其邑人潘复始为付梓。集载书说、序记、碑铭、传跋、书跋都三十篇。李氏序谓其精采在论地理各书,颇为知言。与凌次仲书《论方舆纪要》若邪山条,辨出若邪乃越侯非严助事等条,《河源说》谓班因言之而未详,刘元鼎言之而得半,元郡实求之并重源之所发,亦未能尽得,皆属详实不刊之说。其他文亦自雅健有法,无愧作者。《书舆地广记后》云:志方舆者,于州郡下必详列四至八到,而各县下亦载其去所管州郡东西南北若干里。皆一举而空之,使读其书如浮大海,罔罔然东西南北之莫辨,则其失讵不大哉,亦为笃论。有同治九年(1870)刻本。

猜你喜欢

  • 读易别录

    三卷。清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一字谢山,浙江鄞县人,乾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全氏以为正史《艺文志》中易类除传义章句外,或归于蓍龟家、五行家、天文家、兵家、道家、释家、神仙家。而朱彝尊《经义考》将其列

  • 魏稼孙全集

    四种,十二卷。清魏锡曾撰。魏锡曾字稼孙,仁和(今属浙江省杭州市)人。清同治年间贡生,曾任福建盐使。全集四种有《续语堂碑录》不分卷(九册)、《续语堂题跋》一卷、《续语堂诗存》一卷、《续语堂文存》一卷。《

  • 娱书堂诗话

    卷。宋赵与虤撰。赵与虤,字威伯,为宋太祖10世孙,但居里及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无从可考。著有《娱书堂诗话》,据《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等著录,曾有四卷足本,但已亡佚。是书成书于南宋中期。书中

  • 隋唐两朝志传

    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宋元以降演述隋唐故

  • 乐律心得

    二卷。清安清翘撰。清翘字翼圣,号宽夫,山西垣曲人,乾隆进士,官陕西三水知县。于学嗜天算,旁及诸子百家,著有《数学五书》、《周易比例》、《矩堂语录》等。《乐律心得》系《数学五书》之一,凡二卷。卷一为论十

  • 金闇斋集

    十二卷。清金敞(1618-?)撰。金敞字廓明,号闇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一作靖江)人。师事宜兴汤之锜,执礼恭谨。其学出于东林。本集首载《家训纪要》一卷,是其父所札记以训子孙,故冠书首。然后依次为《默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大学注

    一卷。明蔡悉撰。蔡悉事详见《书畴彝训》条。此书诠解《大学》,虽分章立说,而不录经文,只标某某章,分章诠解经义,类似论体。书末载居身训言十则,居家训言十则。《四库全书》采御史萧际韶家藏本。

  • 音韵日月灯

    六十卷。明吕维祺撰。吕维祺(1587-1641)字介孺,号豫石,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占洛阳,被杀。追赠太子太保,谥

  • 西曹秋思

    一卷。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细遵,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著有《易象正》、董养河生平履迹待考。著有《罗溪阁诗》。叶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