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列朝诗集小传

列朝诗集小传

十卷。明末清初钱谦益(1582-1664)撰。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晚号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与温体仁争权失败,革职。弘光时谄事马士英,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诗文在当时甚负盛名。家中绛云楼,以藏书丰富闻名。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另编选有《列朝诗集》。谦益以史事自任。该书以诗系人,以人系传。就其诗而品评之,并汇集史乘,以其姓氏爵里生平与其诗之得失撰成小传,意在备典故,采风谣。书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黄锡绂刻板印行。钱谦益族孙钱陆灿从《列朝诗集》中辑成《列朝诗集小传》刻版印行。钱陆灿在此书序中谓此书“擅《檀弓》之葩礼,薄《吕览》之悬金。”现存清康熙年间绛云楼刻本,另有诵芬堂刻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标点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再版,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字志道,古襄人。他喜好恬淡之乐,不争功名利禄,曾研究丹经卜筮之术。撰有《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

  • 官箴

    ①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

  • 农说

    一卷。明马一龙(1490-1562)撰。马一龙,字负图,一字应图,号孟河,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马一龙辞官后,亲自从事农业生产,痛感农夫不会讲哲理,而那

  •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

  • 城步县志

    十卷,清盛镒源修,戴联壁等纂。盛镒源,山阴人,曾任城步县知县。戴联壁,曾任衡州府教授。城步为古黔巫之地,秦属长沙郡,明弘治年间始设县。清康熙年间创修县志,乾隆五十年(1785)知县贾构重修。此志则续乾

  • 峡山神异记

    一卷。宋王辅(约1216年前后在世)撰。王辅,字、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只知其作过泷水令。《峡山神异记》一书作于嘉定戊寅年。作者在自序中说,这部书系作者备员西征,始闻峡山非常可骇之事,始犹未敢以为然

  • 庸言录

    无卷数。清姚际恒(1647-约1827)撰。姚际恒字立方,号首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姚际恒一生喜读书,治学甚勤,曾从事《九经通论》的撰述,越十四年而成,敢于批评前人不敢怀疑的经书。著有《好古堂书目

  • 东坡事类

    二十二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梁氏为清文学家,通史学,善诗文,且注意研究西方各国政治情况,著有《夷氛闻记》、《藤花亭诗文集》等

  • 临安集

    六卷。明钱宰(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1373)授国子助教,以赋《早朝诗》忤旨,遣归

  • 青雨草堂稿

    四卷。清高采(生卒年不详)撰。高采,字琴泉、自号庸斋,辽宁铁岭人。嘉庆举人。久困礼部试,曾佐四川军幕,因失意于上司,旋归,晚年贫病。高采早慧,六岁能诗,十岁即有佳句,如“落霞红到地,青草碧露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