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向五经通义

刘向五经通义

一卷。清洪颐煊(1765-1833)辑。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洪震煊兄,浙江临海人,经学家。嘉庆辛酉(1801)拔贡。少时刻志力学,一生勤研经史。嘉庆时客孙星衍粮道署,读平津馆藏碑;阮元督粤,延致幕府,相与咨诹经史。性喜聚书,曾广购岭南旧本三万余卷,碑版彝器多世所罕见。著有《礼记宫室答问》二卷,《孔子三朝记》七卷,《孝经郑注补证》一卷,《校正竹书纪年》二卷,《诸史考异》十八卷,《读书丛录》一卷,《平津馆读碑记》八卷,《管子义证》八卷等及诗文集。《五经通义》一书,《汉书·刘向传》及《汉书·艺文志》不载。汉以后关于此书作者有三种说法:一说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隋志》著录《五经通义》八卷,不题撰人名氏。二说以两唐《志》为代表。两唐《志》著录《五经通义》九卷,题刘向撰。三说以清朱彝尊《经义考》为代表。朱氏以为此书乃刘向和后汉曹褒合撰。颐煊辑此书,遵《两唐志》。所辑各条,全部注明出处,同见于两书或三书者,一并著录。其中“苍帝灵威仰”、“王者诸侯所以三年一袷”、“闰天道小备”、“诸侯会天子”、“泰山一曰岱宗”、“五帝三王乐所以不同”、“乐贵和而上质”、“受命而王者”、“东夷之乐”、“八风者八卦之风”、“何谓声何谓音”、“管匏为笙”、“箫编竹为之”、“圣人闻羽声”、“邹衍言天事”、“日中有三足乌”、“日蚀者月往蔽之”、“阴阳散为风”、“阊阖风至则解县”、“不周风至则修宫室”、“寒气凝而为霜”、“阴阳乱则为雾”、“天道所以有寒暑”、“夏至阴气始动”、“中南一名太一”、“颛顼者犹专项犹愉”、“有德则善谥”、“谥者死后之称”、“弁高五寸”诸条,皆为宋翔凤辑本无。只有“春秋说题辞”一条,宋辑本收在《五经要义》中。其他条目文字与宋辑本颇多小异。有《经典集林》本。

猜你喜欢

  • 谐声表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订古韵为二十一部,遂仿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之例,撰作此书。所表之字以古韵字为主,无者则据汉代韵字及《说文》谐声字,俱无则归唐韵本部。疑者宁阙。段表无音切,

  • 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大意】东汉王逸所作,仿《九歌》而成,代言体形式,通过怀念屈原而抒发悲愤的情怀,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比喻和

  •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二卷。宋彭耜(详见《道德真经集注》)撰。古来推崇《老子》的学者,从朝廷命官到隐逸方士,其人数之多,不可胜数;又有帝王凑其趣,更有不知名者杂其间。众家著述之丰,可谓汗牛充栋。彭耜所撰《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 绎史摭遗

    十八卷。清李瑶撰。李瑶,字子玉,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是书记明末清初史事。以温睿临《南疆绎史》为底本,对书中位号有不应书者,事迹有不尽备者,悉为考证得失,缀补周详。其余忠贤义烈,与夫闺中方外之卓然有

  • 周易卢氏注

    一卷。卢氏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卢氏不详何人,《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著录有《卢氏周易注》,作十卷,亦不详著者何人。马国翰从李鼎祚《周易集解》辑得十九条,从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辑得一条成

  • 历代相臣传

    一百六十八卷。明魏显国撰。显国字汝忠,南昌(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隆庆元年(1567)举人。除该书外,尚有《儒林全传》、《历代守令传》、《元相臣传》。《历代相臣传》一书主要记历代宰相事迹,书中材料大

  •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

    六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一书,古作三卷,金陵刻经处刻本开为六卷,是道宣于麟德元年(664)六月在长安南郊清官乡净业精舍集成。全书共分三章。第

  • 诗三家义集疏

    二十八卷。清王先谦(1842-1917)撰。该书收集三家遗说,很有独到见解。在序例中,王氏称《毛诗训沽》,有可取之处。如没有毛诗,则三家之说除见传记外,连其经文作何字都无法得知,《诗经》更无法成为完整

  • 骈字类编

    二百四十卷。清张廷玉(1672~1755)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雍正时,初立军机,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政务繁忙,但张廷玉强记慎密。所以清世宗非常欣

  • 五经图

    六卷。不著撰人名氏。清雍正元年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章达原书序称此书得自卢侍御(名谦),卢又得之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今安徽)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