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氏切韵指掌

刘氏切韵指掌

二卷。刘廷遴编。廷遴字幼哲,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人。卷首有赵汝涌、谢鸿宾序文。刘氏在“凡例”中说:“本编系遵《等韵》(宋人作)、两《元音》(旧本唐山樊凌虚于康熙朝著,剔弊本繁阳赵丹宸于嘉庆中叶著)、《音鉴》(大兴李松石于嘉庆初著)、《輶轩语》(南皮张香涛于光绪四年著),参以明先儒顾亭林《音学五书》而成。某处遵某书悉为标出,以示不没前贤之意。”是编旨在方便初学掌握反切之法,大量引用赵培梓(丹宸)之说,分韵及韵目则全依《五方元音》,声母承用李汝珍《音鉴》三十三字母,声调亦因《音鉴》析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书中引录赵氏之“十二韵应十二律图”、“五方释”、“二十字母内藏三十六母图”等项,又采纳赵氏入声分为上入、下入的说法。但他又说:“非欲人读六声也,欲人知下入与上入不同音,行韵遇之不混耳。”在列图上,刘氏仍分有上、下入,而对上、去声,也分为清、浊两类,实际上他所分的声调共有八类。书中按十二韵列十二图,每图之首标明韵目。一图之内分开口合口两栏;横列三十三字母,字母之下兼注传统的三十六字母。纵横交合处列出字音。此编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石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分年系传表

    一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翁方纲是清代著名学者,著述很多。他认为,古代《春秋》经传各自独立成卷,自从杜预将传文分系于经文之下,以便读者,但对传文进行割裂分配,强传从经,使首尾隔绝,前后失去照

  • 大学俟

    一卷。清陈运熔撰。是书晰理精密,多纠正朱子之误。如谓明德即《中庸》所讲的天命之性,明明德即孟子所讲的扩而充之;又谓明明德新民止至善,不可分为三事。朱子的三纲领之说,乃沿袭孔疏的陋言;又谓终始即在本末中

  • 诗义堂集

    二卷。《后集》六卷。清彭辂(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彭辂字敬舆,号泰来,广东高要人,生卒年均不详。少喜欢诗古文辞,古文金石都有成书。尤其是诗学的功力颇深,其特点是不为旧制所限,敢于创新,可谓群雅之才

  •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

  • 春秋本例

    二十卷。宋崔子方(详见《春秋经解》)撰。崔子方认为:孔子《春秋》一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根本。此书乃以《春秋》日月时之例分隶于例、变例二类之中,共十六门。本来《公羊》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

  • 周易蕴义图考

    二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条。该书主先天之学,根据图书而推演其错综互变的宗旨,基本上都是推阐旧说。《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奉化县志

    十四卷,末一卷。清钱闻震修,陈文焯纂。钱闻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奉化县知县。陈文焯字见三,安州人,廪贡出身。奉化,光绪四年始设县治,向无志乘。此志实为创修。钱闻震宰奉化县后,欲修县志,光绪

  • 论语肤说

    一卷。清唐兆扶撰。兆扶字鹿岩,四川绵竹人,官至苍溪县学训导。兆扶先著成《论语注存》二十卷,嫌其说纷杂,于是列十六字:道、德、仁、义、礼、知、孝、弟、忠、信、敬、恕、权、时、政、学。字系以说,义不深而词

  • 咏物诗

    一卷。元谢宗可撰。宗可自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字号、生卒年及事迹均无考。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录其诗四十余首,此集共一百零六首诗,皆七言律诗。“如不啄燕蝶而咏睡燕睡蝶,不咏雁莺而咏雁字莺梭。其标题亦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