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溯原

古韵溯原

八卷。清安念祖、华湛恩同撰。念祖字景林,江苏无锡人。安吉之子。湛恩字紫屏,亦无锡人。是书略本安吉《韵徵》之说,分十六部:(一)宫宫声,东冬江韵通;(二)弓变宫声,蒸侵覃盐咸韵通;(3)章商声,庚韵半通阳韵;(四)角角声,屋沃觉韵尤韵之半通萧肴豪韵;(五)爻角声,沃觉药韵通萧爻豪韵;(六)声,微齐韵通佳灰韵;(七)采声,支纸韵通灰贿韵,尤有寡韵通支纸灰贿韵职韵通支灰韵;(八)解声,陌锡韵之半通支齐寘霁韵,读如蟹卦韵;(九)吹声,支韵字与歌韵麻韵通,读若佳灰韵;(十)位声,物月曷黠屑缉合叶洽韵通未泰卦队韵;(十一)至声,质韵通寘霁韵;(十二)山变声,元寒删先韵通;(十三)川变声,真文元韵通先韵;(十四)天变,真庚青韵通先韵;(十五)羽羽声,麻马祃之半药陌韵之半通鱼语御韵;(十六)羽声,尤有宥韵之半通虞麌遇韵。案:声即徵声,变声即变徵声也。卷六末有《重文附注表》、《同文分注表》、《误同别注表》。卷七为《诗三百篇用韵法》、《诗篇通韵表》。卷八为《经传古诗骚赋古文误叶讹字辨》、《魏晋六朝溷韵辨》、《今韵误入字辨》。是书所分十六部与《韵徵》“究其实际,无不相合”,论者谓其“改头换面,以为著述,用心殊不可晓”,“其所附诸篇,亦多未合”,“盖全不知音韵之源流正变者也”。有道光十九年(1839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庐山小志

    二十四卷。清蔡瀛撰。蔡瀛,字小霞,江西德化人。《庐山小志》道光四年(1824)刻本,共二十四卷。其谓庐山曰,古名南障山,或曰敷浅原。道经所谓第八洞天,三十六福地也。高七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五百余里。三面

  • 文子缵义

    见《通玄真经缵义》。

  • 诸经绪说

    八卷。清李元春撰。元春字仲仁,又字时斋。书首有自序,称“阅诸家经解,喜其博而不尽当心。此所说,不敢袭前人。然亦有前人之唾余,姑以识一时心之所开”等等。卷一至卷二说《易》,卷三说《书》,卷四说《诗》,卷

  • 礼记孙氏注

    一卷。魏孙炎撰,清马国翰辑。炎生卒年不详,字叔然,乐安(今江西省中部)人。授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征为秘书监,不就。详见《三国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说叔然与晋武帝同名,因而称呼其字。史当称名

  • 坦庵词

    一卷。宋赵师侠撰。赵师侠(又作师使),字介之,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淳熙二年(1175)进士。燕王德昭七世孙。曾为江华郡丞,宦迹及于湘、赣、闽中一带。与叶梦得、徐俯有交往。《书录解题》著

  • 邓绅伯集

    二卷。宋邓绅伯(约1162年前后在世)撰。邓绅伯(一作邓深),字资道,湘阴(今湖南湘阴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知衢州。

  • 孟子列传补编

    一卷。清张承燮纂。承燮,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张氏以《史记》中孟子事迹记载简略,而与各世家及《六国年表》多自相矛盾,故取历代言孟子较详者,为之补缺、订正,分段叙述孟子幼学时事及游历之事。此书有光绪

  • 乐诗考略

    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诸生。在文学戏曲、历史、古文字等领域均有精深造诣,有《观堂集林》。此《乐诗考略》凡一卷,系集合关于乐学论文而成,计有

  • 藏书十约

    一卷。叶德辉撰。此为叶氏专论藏书方法的著述,分购置、鉴别、装潢、陈列、抄补、传录、校勘、题跋、收藏、印记十项。较常熟孙从添(1702-1772)专著《藏书纪要》的论述更为精密。此书还同时记有藏书家之心

  • 春秋徐氏音

    一卷。晋徐邈撰,清马国翰辑。据《晋书·徐邈传》,徐邈著有《春秋音》,今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并参考《集韵》,辑录佚文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该辑本对研究古音韵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