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官集注

周官集注

十二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凤九、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散文学家,古文“桐城派”代表之一。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受《南山集》案牵连入狱,雍正元年(1723)特赦。方苞在雍正期间,任撰《一统志》总裁、《三礼义疏》副总裁、礼部侍郎等。论学以宋儒为宗,其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精《三礼》、《春秋》,严于义法。所作散文多为经学及书序碑传。除著有《周官集注》外,还有《周官辨》、《春秋通论》、《春秋直解》、《周官析疑》、《仪礼析疑》、《礼记析疑》、《考工记析疑》、《读经》、《史记补注》、《左传义法举要》、《春秋比事目录》、《删定荀子·管子》、《望溪先生文集》、《删定通志堂宋元经解》、《望溪全集》。方苞认为后儒因《汉志》将《周官》六篇列于礼家,相袭误称《周礼》,故复其本号《周官》。方苞《周官集注》体例仿朱子之例,采合众说,不复标目,全引一家之说,称为“集注”。《周官集注》对诸家明显错误观点,均置之不论;对似是而非者,略为考证;对有推极义类,旁见侧出者,以圈外区别而论。《周官集注》训诂简明,持论纯正,是研究《周礼》较有价值的著作,特别于初学《周礼》者颇有裨益,是方苞研究《周礼》著作中较好的一部。后方苞著《周官辨》十九篇,认为《周官》之文为刘歆窜改,以媚王莽,还引明代《金瑶论》为史事,证明《汉书》王莽事迹,历指某节某句为刘歆所增,持论太高,颇难依据。《周官辨》在严谨正义上不及《周官集注》。《周官集注》版本有《望溪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道德宝章

    一卷。宋葛长庚(1194-1229)撰。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过继为白氏子,改名白玉蟾。隐于武夷,拜陈楠为师,着道装,浪游华

  • 欹枕集

    残存七篇。话本小说集,明洪楩编刊的话本小说总集《六十家小说》(今刊书名《清平山堂话本》)中第四集。残存七篇为:《羊角哀死战荆轲》、《死生交范张鸡黍》、《老冯唐直谏汉武帝》、《汉李广世号飞将军》、《夔关

  • 襄如堂四书字体辨

    一卷。清于光华(详见《四书句读辨》)录。是书专为认场认清题字。为免犯规例起见,因就《裹如堂坊本》所辨四书白文中字体,摘录若干,均依字典校正,注明可从可不从。其中有不尽载者,也可依类而得。与通行临文便览

  • 端简文集

    十二卷。明郑晓(1499-1566)撰。郑晓生平见《古言》二卷辞目。有《禹贡图说》,此编第一卷为说经,第二卷为诗,第三卷至第八卷为杂文,第九卷至十二卷为奏疏。在奏疏中又分三类。首淮扬、次兵部、再次刑部

  • 临川文献

    八卷。清胡亦堂(生卒年不详)编。胡亦堂,字二齐,慈溪(今浙江绍兴市)人,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官临川知县,后行取主事。著有《临川文献》。此集所选均为临川一县之文。宋有晏殊、晏几道、王安石三人,明

  • 宋名臣献寿集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 练中丞集

    二卷。明练子宁(?-1402)撰。练子宁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新淦(今江西新于)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授翰林修撰,后迁工部侍郎。建文初(1399年),与方孝儒并被信用,改吏部左侍郎。以贤

  • 同声假借字考

    二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古微》。是书本《经典释文》按诸经之次第录其同声假借之字,惟仅有《易》、《书》、《诗》、《孝经》、《论语》、《尔雅》,而不及《三礼》、《三传》,因为叶氏另有《三礼郑注正字考

  • 说文形声疏证

    二十八卷。清朱士端撰。参见《说文校定本》。是编乃是《说文校定本》的原稿。在成书过程中,朱氏寓居王引之家中,曾得王念孙指点,且与陈宗彝、汪喜孙、陈辂、俞正燮、臧相、陈潮往复辨难,随之取二徐本加以订正,每

  • 古香楼遗稿

    十卷。清沈长春(生卒年不详)撰。沈长春,清中叶人,字小如,籍归安(今浙江吴兴)。古香楼,是作者读书之所。其人乃乡邦巨儒,扬历仕途,官至州牧,郡守,按察使。诗词是其余事,然而天资高迈,下笔滔滔。《古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