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旁注图说

周易旁注图说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士。博通五经,于诸经皆有“旁注”,尤精于《易》。《明史》有注传,事迹见详。《明史·艺文志》著录朱升《周易旁注前图》二卷、《周易旁注》十卷,共十二卷。《四库总目》据山东巡抚采进本存目,说“是书原本十卷”。但据崔富贵《四库提要补正》,说清华大学藏有《周易旁注》二卷,《前图》二卷,《卦传》十卷,总计十四卷,当为全帙,属明刻本(十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单边)。因知《明志》著录及《四库提要》所述皆有逸脱。《提要》编者所见只有《图说》二篇,上篇共八图,下篇则全录元肖汉中《读易考原》之文,非朱升自撰。又据《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有“《周易旁注》十卷,《前图》一卷,刊本,明侍讲学士休宁朱升撰”,此为吴玉墀藏本,书名、卷数、作者著录较确。又载“《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刊本,右明太仆寺少卿钱塘姚文蔚撰,即朱升之说而移易之,说见前,这就是《四库提要》所说的“万历中,姚文蔚易其旁注,列于经文之下”的本子,该书非姚氏撰著,只是将朱书变易翻刻而已,仍为十四卷。今无锡市图书馆藏有万历刊全本。朱升治《易》宗朱熹,既有随文批注之《周易旁注》,又自制八图,称为《周易旁注前图》或《周易旁注图说》,中有河图洛书合一图,先天后天合一图,周易卦序图,卦变、卦主、互体、卦数、卦位、纳甲六图、三陈九卦图,蓍卦变占图说,蓍七卦八图等。皆敷衍陈抟之学,可取处不多。

猜你喜欢

  • 左传人名备考

    不分卷。清赵宗侃撰。宗侃,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该书考证《左传》中的人名,对于同名异人、异名同人尤加注意。该书有清道光己酉(1849)凤樵书屋刊本。

  • 弟经

    一卷。明林允昌(生卒年不详)撰。林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著有《易史象解》等书。此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所言多为旧论,没有新义。《四库

  • 丰阳集

    十二卷。明冯皋谟(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冯皋谟,字明卿,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是集凡十二卷。诗四卷,文八卷。冯皋谟诗文虽有浮声,但似有不足。据许闻造所撰行状

  • 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其生卒年不详。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

  • 读易集说

    不分卷,亦无篇数。清朱勋辑。勋字晋斋,号虚舟,江苏靖江人,官至陕西巡抚,著有《周易集说》、《四书通》等。此书取宋人所论,以程传本义、邵子《观物外篇》、周子《通书》、张载《横渠易说》为主,余兼采东莱吕氏

  • 檵盦丛刻

    七种,二十五卷。民国刘世珩编。刘世珩字聚卿,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生卒年不详。刘世珩曾汇刻丛书三种,后来都归入《聚学轩丛书》之下,此丛书即三者之一,所收著作有清李富孙《尚书隶古定释文》八卷、清张聪咸

  • 灵鹣阁丛书

    五十七种,九十三卷。清江标(1860-1899)编。江标字建霞,号萱圃,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湖南学政。江标在湖南督学期间,提倡新法,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几年后去世。《灵鹣阁丛书》是江标

  • 江南别录

    一卷。宋陈彭年撰。陈彭年(961-1017)、北宋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永年。雍熙时中进士,咸平四年(1001),奏请置谏官、择法吏、简格令、省冗员、行公举。景德初年,以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预修《册

  •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 礼书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