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经传训解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四卷,注曰存三卷。然四库著录本惟存上下经二卷。馆臣考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以彖传置大象后,以小象置各爻辞后,皆低一字以别卦爻,与今本合。又言其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皆低一字,而今本无。盖董氏所见为四卷本,朱氏所见佚其一卷,馆臣所见本又佚其一卷矣。《经义考》载其弟沈《后序》一篇云,汉唐传注者数百家,大抵泥于文辞,淫于术数,杂以荒唐之说,未真得圣人之心者。至宋邵子始明象数之源,程子断以义理之正。先师朱文公,先父蔡西山又推衍以致其极。兄伯静早受是学,沉潜反复,积之有年,著为是书。“数有条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简洁而该贯。夫深莫深于象数,而象数至是而益明;微莫微于义理,而义理于是而益著。”可见此书兼言象数、义理,而于义理“钩深阐微”尤甚。王应麟谓其解离卦九三“鼓缶而歌”当哀而乐也。“大耋之嗟”当乐而哀也。盛衰之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为其动心,而失其常者,故凶。王氏赞曰“此说长于古注”。《经义考》又载陈淳语,讥其“训诂依《本义》,逐字分析觉太细碎”,阐发义理又“未能远脱王韩老庄之见”。此也不失为中允之论,切中宋儒说《易》之弊。此书原本题“周易卦爻经传上下篇训解”,四库著录本系为澹生堂抄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易类》收录此书。

猜你喜欢

  • 浚河事例

    一卷。清盛沅撰。盛沅,官至户部侍郎。此书为其候补之时所成。光绪刻本。共一卷,取《宋史河渠志》、《明神宗实录》、《治河方略》、《河渠纪闻》诸书之论黄河浚治事务者,摘而录之。于沿流筑防、费用多寡及行河淘沙

  • 蕉雨轩诗余汇选

    八卷。清陈澍编。陈澍,字雨夏,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岁贡生。本书汇选唐、宋、元人之词,共二千六百多首。其书由陈澍所手抄,为旧未刊印之本。

  • 经义说略

    一卷。清刘宝树(1777-1839)撰。宝树字幼度,号鹤汀,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历官赣榆训导,五河教谕,国子监典籍等职。刘履恂之子,刘宝楠之兄。宝树濡染家学,精研经训。一生虽好读书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

  • 广释名

    二卷。清张金吾撰。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别字月霄,小字五十,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县)人。年二十二补博士弟子员,省试不遇,即绝意仕进。家富藏书,著《爱日精庐藏书志》。另著《金文最》、《十七

  • 春秋演孔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演孔图》,系为推演孔子之事而作。书中叙述孔子因获麟而作《春秋》,九月书成,端门受命,天降血书,中有作图制法之状,故名《演孔图》

  • 二十六家唐诗

    不分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二十六家为:李峤、苏颋、虞世南、许敬宗、李颀、王昌龄、崔颢、崔曙、祖咏、常建、严武、皇甫冉、皇甫曾、权德舆、李益、司空曙、严维、顾况、韩翊、武元衡、李嘉祐、耿湋、秦系、郎士元、

  • 宝祐四年登科录

    四卷(《四库提要》误作一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

  • 孟子音义

    ① 二卷。宋孙奭(962-1033)撰。孙奭字宗古,北宋经学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荏平西)人。端拱二年(989年)九经及第,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师从王彻学习五经。彻死,其门人皆从

  • 曹集诠评

    十三卷。清丁晏(1794-1876)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力主禁烟,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生平笃好郑玄之学,对《诗笺》、《礼注》研讨精深,亦熟《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