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五十一卷。清储欣(1631-1706)编。储欣,字同人,宜兴(今江苏)人,博通经史,早年以制艺闻名于东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十始领乡荐,试礼部不遇,遂杜门不出,著书教授以终。著有《在陆草堂集》、《唐宋八大家类选》、《左传选》、《公羊传选》、《穀梁传选》、《国语选》、《国策选》、《史记选》、《西汉文选》、《周公太公论》、《挞伯禽辨》、《蜀山东坡书院记》、《挟天子辨》、《纪胜》等。并与蒋景祁合纂《春秋指掌》、《前事》、《后事》。此集为散文总集。收录唐代韩愈、柳宗元、李翱、孙樵,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十家之散文。因其不满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之抱匮守残,故仿其例,又增李翱、孙樵两家,辑成《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所收《昌黎集》八卷,文二百五十三篇;《柳河东集》六卷,文一百四十四篇,并附《柳河东外集》文五篇;《李习之集》二卷,文六十九篇;《孙可之集》二卷,文三十五篇;《六一居士集》五卷,文一百零七篇;《六一居士外集》二卷,文五十五篇;《苏老泉集》五卷,文八十一篇;《苏东坡集》九卷,文二百四十一篇;《苏栾城集》六卷,文八十六篇;《曾南丰集》二卷,文四十七篇;《王临川集》四卷,文一百一十九篇。亦仿茅坤体例,附以作家小传、前人序跋等相关的资料,并采用眉批的方式,解说、圈点文之精妙所在,还于文后汇辑前人的品评、诠释等,为后人研习唐宋古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故流布极广。乾隆年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此本基础上,“御选”为《唐宋文醇》。有清康熙间刻本、清坊间翻刻本、清光绪八年(1882)江苏书局刊本。《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残本顾曲斋元人杂剧选

    十六卷。编者不详。此本仅存元、明人杂剧十六种,已非完帙。元杂剧为:马致远一种,曰《青衫泪》;关汉卿二种,曰《金线池》、《绯衣梦》;白仁甫一种,曰《梧桐雨》;尚仲贤一种,曰《柳毅传书》;石君宝一种,曰《

  • 蒿盦论词

    一卷。冯煦(1843-1927)撰。冯煦字梦华,号蒿盦,晚号蒿叟,辛亥后称蒿稳公,江苏金坛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年后,以京察一等,外放安徽凤阳府知府。自

  • 木笔杂钞

    二卷。题宋无名氏撰,其人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小序一篇,称作者息轸多年,小有纪录。因斋前有木笔一丛,遂以定书名。今检其书,皆杂抄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之文。吴子良原书八卷,今传本四卷,此书仅摘抄二卷,多

  • 中州全韵

    一卷,明范善溱撰。范善溱字昆白,少居疁城(今江苏嘉定),长游姑苏(今江苏苏州市),或许来过北方。大概是明末人。《中州全韵》有燃藜居士序,云:“昔周宪王作南北曲百阕,脍炙人口:李献吉诗云:‘齐唱宪王新乐

  • 童蒙习句

    一卷。明赵撝谦(1351-1395)撰。撝谦原名古则,后更名谦,其生平著述见《六书本义》。此书的体例是,每列一字,必载篆隶真草四体。然小篆和真书各有定格,而隶书与草书变体很多,不能赅备,只能略见一斑。

  • 隶经剩义

    一卷。清末林兆丰撰。兆丰字玉如,浙江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盖为王先谦据其家藏稿本,刻入《经解续编》之中。篇幅不长,然多有可取者。如“周公称王说”考证甚详;“《禹贡》三条四列

  • 环碧斋诗集

    三卷。尺牍三卷。明祝世禄(生卒年不详)撰。祝世禄字世功,江西德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尚宝司卿。祝士禄从师耿定向,云游东南进学,与潘去华、王德孺同为耿门高弟。著有《环碧斋小言》。《江西志

  • 绿筠轩吟帙

    二卷。明西屏道人(即宣王朱恬姣,?-1582)撰。原书题皇明西屏道人著,不署名氏。首有万历改元癸酉(1573)西藏南礼部尚书裴宇序文,称上党沈国王父宪王,素耽玄微,家搜经史。考《明史稿》诸王传载沈宪王

  • 西游补

    十六回。明董说(1620-1686)撰。董说字若雨,明亡后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和反清志士有联系,曾参加复社,系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也曾从黄道周学《易》。据《乾隆乌程县志

  • 愚谷集

    十卷。明李舜臣(约1536前后在世。)撰。李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乐安(今山东广饶)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著有《愚谷集》。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凡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