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游记

四游记

不知编者何人。小说合集,汇编明代四种神魔小说,所叙都是佛道两教神怪故事。成书时间有先后,语言风格也不统一。《东游记》一名《上洞八仙传》,又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两卷五十六回。署名“兰江吴元泰”,作者生平不详。叙述铁拐李、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曹国舅八仙得道故事。八仙的传说在元代即有,但人名不确定,至《东游记》才确定下来,后再无更改。它的价值是保留了许多民间传说。《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详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编,四卷十八回,叙华光救母事,是一部宣传佛教的通俗小说,其中有闹天宫、占清凉山、擒铁扇公主、大闹阴司等情节,构想奇幻,富于变化,文字较《东游记》为佳。而结局是华光终归佛道,宣扬宗教思想。《西游记传》署名“齐云杨致(一作志)和”,作者生平不详。四卷四十一回,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情节梗概与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略同。文学史家已公认这是吴承恩《西游记》的一个节本,而繁简悬殊,删改拙劣,输于文采。《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亦余象斗编撰,四卷二十四回,叙真武大帝得道降妖事,主题为道教宣传,而亦时杂佛说和民间传说。《四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较有代表性的一书,其内容芜杂浅陋,在文学史上地位不高。但取材于民间传说,以文人创作的形式稳定下来,加之颇具传奇趣味,故在民间影响不小,流传很广。该书明刊本已不见,清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道光十年(1830)刊本为复明本,题《四游全传》。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校勘排印。1985年,北方文艺出版社亦有排印本出版。

猜你喜欢

  • 学言

    ① 见《圣学宗要》。② 三卷。清白允谦(生卒年不详)撰。白允谦字子益,阳城(今属山西)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任庶吉士。入清,授秘书院检讨,官至刑部尚书。此书皆为讲学的语录,上卷五十九条,

  • 大学衍义补赞英华

    六卷。明陈仁锡(生卒年不详)撰。仁锡字明卿,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性好学,喜著书。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史品赤函》、《古文奇赏》、《苏文奇赏

  • 化清经

    一卷。晋蔡洪(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蔡洪字叔开,吴郡(今江苏长江以南)人,初仕吴,入晋,举秀才,仕至松慈令。《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蔡氏《化清经》十卷,蔡洪撰,亡。《意林》、《唐书·经籍志》

  • 礼记王氏注

    二卷。魏王肃(详见《丧服经传注》)撰,清马国翰辑。其注《礼记》,《隋唐志》合并为三十卷,现在已经散失。马国翰根据孔氏《正义》、陆氏《释文》、杜氏《通典》及裴氏《史记集解》等书所引,辑录成二卷。考肃说《

  • 亢桑子

    见《亢仓子》。

  • 圣贤像赞

    六卷。清吴高增(生卒年不详)撰。吴高增,字敬斋,嘉兴县(今属浙江)人。官山阴训导。该《圣贤像赞》勒成于乾隆十七(1753)年,共六卷,收像八十四幅,圣像摹自吴道子本,诸贤像则为山阴陆振宗所绘,像之标目

  • 四溟集

    十卷。明谢榛(1495-1575)撰,谢榛,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省)人。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诗。李攀龙、王世贞组织诗社,榛为长,攀龙次之,并

  • 唐一庵年谱

    一卷。明李乐辑,清王表正重辑,许正绶三辑。乐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表正宁海人,举人,归安县教谕。正绶乌程人,湖州府学教授。该书记明唐枢事实。枢字子镇,浙江

  • 敬所文集

    三十卷。明王宗沐(1523~1591)撰。王宗沐,字新甫,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提升任用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洞书院,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迁刑部左侍郎,以京察拾遗而罢归。谥襄

  • 校补竹书纪年

    二卷。清赵绍祖(1752-1833)撰。绍祖字绳伯,号琴士。清安徽泾县人。廪膳生,曾主讲秀山、翠螺书院。长于金石考证,曾参与《安徽省志》的纂辑,著有《古墨斋金石跋》、《泾川金石记》、《安徽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