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魂集

四魂集

四卷。《外集》四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事迹,见《琴志楼词》。《四魂集》包括《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各一卷。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一年(1895)著者从军东北和赴台时期。即光绪二十年(1894)奉其父命墨绖从军,由故乡抵京师,得七律诗一百零九首,为《魂北集》。旋后在钦差大臣刘坤一幕下任职,游山海关,得诗一百零一首,为《魂东集》。继而奉坤一赴台湾,得诗七十一首,为《魂南集》。二十一年(1895)十月,归长沙,得诗三十六首,为《归魂集》。共收诗三百一十七首。感时抚事,慷慨激昂,在易氏诸诗中较为突出。《魂北集》卷首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王以敏《〈魂北集〉序》说:“实甫少负奇禀,识与不识莫不推为神仙中人。其通敏神隽似长源长吉二李,而其憔悴婉笃则又似卫叔宝。所著诗古文词哀韵顽艳,往往令人泣下。”“以三年殉母之志,出而效命疆场,时局艰危,即求一马革裹尸且不可必得。至蓄其一腔热血,感激愤发,吐为惊天泣鬼,淋漓放纵之文,致令读者掀髯奋袖,为之悲泣无端,俯仰自失。而孰知其满纸皆泪,几不复著一笔墨痕也。”《魂东集》有王铁珊、田其田序,《魂南集》有陈锐序。易氏本诗人,其诗缘感伤时事,多悲凉激切之音。集中如卷一《邗沟淮阴道中咏怀古迹》:“一饭报恩忠可想,万家置家孝何如。”《晓发崔庄望岱》:“立马岱宗青未了,闻鸡天下白如何”。《抵都感赋》:“东海固应深葬我,西山犹自冷看人”。《都门感旧》:“死遭黄祖翻为福,生嫁乌孙倍可哀”。颇有工巧华丽之作。外集者皆他人投赠和答之作。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自刻本。

猜你喜欢

  • 圣贤语论

    二卷。元王广谋(生卒年、仕履均不详)编。该书汇辑《礼记》、《孔子家语》、《史记》诸书关于孔子之言行,分为四十四篇,卷首有孔子像素王事实,又载元至元十年所定庙制及祭祀仪注、乐章,后载明嘉靖间余氏《自新斋

  • 杨道行集

    十七卷。明杨于庭(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杨于庭,字道行,安徽全椒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著有《春秋质疑》,已著录。是集为于庭所自编。凡十七卷。其诗沿何、李之派,

  • 妒记

    二卷。南朝宋虞通之(生卒年不详)撰。会稽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善言《易》,有文名,仕至黄门侍郎,步兵校尉,著有文集十五卷。《妒记》是专记上层妇女言行、语言应对的轶事小说集。主要内容是劝谏、讽喻上层妇女

  • 武王伐纣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别题《吕望兴周》。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商周朝代更替故事。卷上起自妲己入宫受宠,文王姬昌谏而纣王不听。卷中记纣王无道,与妲己恣意淫乐,并残害

  • 榕城诗话

    三卷。清杭世骏(1696-1773)撰。杭世骏字大宗、号董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生平详见《续方言》辞目。本书共三卷。前有作者“自序”、汪沅“序”及全祖望的“题词诗”。书中录述杭世骏在闽地的见闻,

  • 归朴龛丛稿

    十二卷。清彭蕴章(1792-1862)撰。彭蕴章,字咏义,一字琮达,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等职。咸丰元年(1851),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升工部尚书。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

  • 六官政考

    十卷。不著撰人。书共十册,分为天官一册、地官一册、春官三册、夏官三册、秋官一册、冬官一册。记事起自五帝三代,止于清代。书中对夏官之蒙古,叙述特别详细。对清代蒙古内外札萨克部名,都一一记载在册,即使没有

  • 杜诗分类

    五卷。明傅振商撰。傅振商字君雨,汝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杜诗分类始于王洙千家注。傅振商此编,则又因千家注本小为更定而成。《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

  • 喁子馆诗草

    二卷。清言敦源、丁毓瑛夫妇合撰。言敦源字仲远,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工诗文,光绪二十年(1894)秋试被放,后研究军事,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加入北洋新军,光绪年间为大名镇总兵。丁毓瑛字蕴如,江苏

  • 疏影

    梅影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瑚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