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易缉说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撰。王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平不详。田泽述刊书始末,称皇庆二年(1313年)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田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春秋类传》已佚,而此书仅存。其说易力主数学,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持论与先儒迥异,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唯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同时有玉井阳氏,著《易说》二卷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具见书中。然其辨论图书,仅前二卷、三卷以后,诠释经文,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故吴澄谓“王巽卿易虽与鄙说多不同,然皆祖本《程传》”,“其书最为平正稳当”。四库馆臣则说:“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其解释上、下经较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而斥《序卦》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无一语之诠释。虽曰好为高论,亦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之旧说。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而不改经文,颇为四库馆臣所称。此书《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说《季目》有元刊本,又引何曰“吴任臣家有宋刻”,恐以元本为宋本。倪氏《宋志补》载之。《通志堂经解》本从抄本付刻。《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并收入。

猜你喜欢

  • 燕居答述

    二卷。明戴经(生卒年不详)撰。戴经字孟常,嘉兴(今属浙江)人。成化举人,任本府推官。居官执法,清苦自持。官至泰安州知州。著有《浔阳余稿》等书。他为聂豹的门人。此书皆述聂豹讲授之语,下卷又分《日疑总问》

  • 御案七经要说

    二十五卷。清刘廷陛抄。廷陛字晋阶,陕西朝邑(今大荔县)人。所谓御案七经,内容是《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成于康熙五十四年;《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四卷,成于雍正八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卷,序二卷

  • 龙图耳录

    一百二十回。原系石玉昆的说唱本。石玉昆(1810-1871),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清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石玉昆善于说书,尤以说《龙图公案》名重一时,有人把他的说书笔录下来,就是这本《龙图耳

  • 徐寿臧年谱

    一卷。清徐士燕(1819-?)编。士燕字谷孙,为谱主之子。谱主徐同柏(1775-1854),字寿臧,浙江嘉兴人。同柏是张廷济之甥,又师事廷济,共治金石之学,交往颇为亲近,著有《从古堂款识学》、《焦山周

  • 洪范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详见《易象正》)撰。《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其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此书系崇祯十年(1637)道周官左谕德掌司经局时所进呈朝廷者,其进书序称“上卷言天人感召、性命相符及好

  • 见素文集

    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续集》十二卷。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李东阳亟称之,谓其“当以文名世”,官至刑部尚书。林俊为官清

  • 元诗选

    一百一十卷。清顾嗣立(1665-1722)编辑。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博学工诗。曾入召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及《皇舆全览》等书。著有《闾邱先生自订年谱》、《昌黎先生

  • 五峰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如学撰。如学详见《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辞条。“五峰”即是释如学的自号。此《五峰禅师语录》是如学记述自己言论佛法的言论文集,为语录体。其内容与《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大同小异,可互为参照来读。

  • 铜马编

    二卷。明杨德周(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历古田、高唐知县。著有《淡圃芋记》。此集为其崇祯中为福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往返记

  • 劝学

    二曰: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