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娱书堂诗话

娱书堂诗话

卷。宋赵与虤撰。赵与虤,字威伯,为宋太祖10世孙,但居里及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无从可考。著有《娱书堂诗话》,据《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等著录,曾有四卷足本,但已亡佚。是书成书于南宋中期。书中多记诗坛旧事,如陆游、杨万里、楼钥等晚年之作。其论诗源出江西,而兼涉于江湖宗派。故所称述如罗隐、范仲淹《钓台诗》,高端叔《雨诗》,又桂子梅花一联,毛国英《投岳飞诗》、罗隐《绣诗》、《沙门游雁宕诗》,唐宣宗《百丈山诗》、黄景说《贺周必大致仕诗》、危稹《送柴中行致仕诗》,黄居万《瀑布诗》,江东客献杨万里诗,刘概诗,徐似道、杨万里《赠答诗》,赵横《钓台诗》,白居易《周公恐惧流言日一首》等,间有品评、考证。尽管评品之语殊为未当,然名章俊句,轶事逸文,亦络绎其间,颇足以资闻见,“失于芜杂则有之,要其精华不可弃”。有《读画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等。

猜你喜欢

  • 中说

    三卷。元敖(生卒年不详)撰。敖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杂以佛教、道教学说撰成。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文图并茂,颇有特色。

  • 郁冈斋笔尘

    四卷。明王肯堂(1549-1613)撰。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一号念西居士,明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检讨,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王肯堂精于医学,著有《肯堂医论》、《证治准绳》、《重

  • 素问玄机原病式

    一卷。金刘完素(约1120-1200)撰。医经类著作。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属河北)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年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 竹汀日记钞

    三卷。清钱大昕(1728-1804)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历十六年始成,主要内容为版本、金石考证及讲学等内容。卷一为所见古书,主要论述考订所见书籍之版本、卷数、内容等,涉及经史内容较多。卷二为所见金石

  • 尚书中候疏证

    不分卷。清皮锡瑞撰。郑玄《六艺论》根据《尚书纬》,声称“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隋书·经籍

  • 王仲山先生诗选

    八卷。明王问(1497-1576)撰。王问为明代诗文、散曲作家,字子裕,学者称仲山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八年(1538)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迁广东按察佥事,行至桐江,徘徊不欲去,赋诗十二

  • 平山冷燕

    二十回。原刻本不题撰人,有天花藏主人序,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后来刊本有题“荑秋散人”、“荑狄散人”、“荻岸散人”、“夷荻山人”者。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匀或张劭,但证据不足

  • 愙斋尺牍

    不分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此书为吴大澂论述金石的有关书信,计三十多件。书信大多不具年代,只具月日。惟自兴安至商州道中所寄之书,署甲戌仲冬(1874)。还有自东边所寄一信,内

  • 晋书校注

    一百三十卷。清吴士鉴撰。吴士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云贵总督吴振棫之孙。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采用溯源、捃逸、辨例、纠驳、削繁、考异、表征、补缺、广证、存疑等各种方法,对晋书进

  • 道园遗稿

    六卷。元虞集撰。其从孙堪编。为《道园学古录》补遗之作。共古律诗七百四十一首,附以乐府,刻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当李本编《学古录》时,已有泰山一毫芒之叹,则云烟变灭者不知凡几。堪续加收访,辑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