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鉴

字鉴

五卷。元李文仲(生卒年不详)撰。文仲长州(今江苏吴县)人,自谓“吴郡学生”,其字号、生平无考。这是正字的书,文仲续其从父世英《类韵》之作。世英以为六书之中惟假借难以解说,便撰辑《类韵》二十卷,以字为本,以音为干,以义训为枝叶,成书于至治元年(1321)。文仲发现其中文字点画尚有未正者,便以《说文》为根据,兼及各种字书,辨正点画,刊除谬误,依二百零六韵编次而成此书,对诸家皆有所驳正。《四库提要》云:“中间如‘’,从禾高声,而误作‘槀’,‘隙’从阜从,而误作‘隟’,则纠《干禄字书》之失;如‘肇’‘原有二字,而止收‘’字,反以‘肇’为俗,‘竪’字误从立作‘竪’,‘徹’字误从去作‘徹’,‘析’字误从片‘’,则纠《五经文字》之失;如‘屯’本训难,借为屯聚字,而郭忠恕以‘屯’音‘迍’,别出‘屯’为屯聚字,于假借之义不合,则纠《佩觽》之失。他若《增韵》、《韵会》诸本,则举正之处尢多。……于小学深为有裨。至若‘’字变为‘莩’,‘陊’字变为‘墮’,‘隓’字变为‘隳’之类,则以为承讹既久,难于遽改,而但于本字下剖析其所当然,深得变通之宜,亦非泥古骇俗者所可比也。”此书久无传本,康熙中朱彝尊从古林曹氏抄得,始付长州张士俊刊行之,是为泽存堂刊本。另有《字学三书》本,《铁华馆丛书》本,《清芬堂丛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据《铁华馆丛书》本影印。

猜你喜欢

  • 学海堂经解缩本编目

    十六卷。清凌忠照、张绍铭编。二位编者生卒年、号和生平事迹皆不详。此书与敬修堂编目、蔡启盛检目又有不同。其以十三经为序,每经为一卷,唯《春秋》一卷,加列三传。《大戴礼记》一卷,列《礼记》之前。至于单词只

  • 愚一录

    十二卷。清郑献甫(1801-1872)撰。郑献甫,经学家,原名存纻,字献甫,别字小谷。为了避文宗讳,以字广行。广西象州(今广西象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晚年主讲榕城书院。著有

  • 陆密庵文集

    二十卷。《录余》二卷。《诗集》八卷。诗余四卷。清陆求可(1617-1679)撰。陆求可,字咸,号密庵,山阳(今属江苏淮安)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河南裕州知州,官至刑部员外郎、布政司参议。著

  • 尹纳庵遗稿

    八卷。《附录》二卷。明尹昌隆(?-1417)撰。昌隆,字彦谦,江西泰和人,生年不详。明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授翰林编修,改监察御史。建文帝即位,昌隆上疏切谏,忤旨,谪福宁知县。永乐二年(1404

  • 澂景堂史测

    十四卷,清施鸿撰。施鸿字则威,邵武(今福建邵武县西)人。康熙年间由岁贡生官至奉天府经历。《澂景堂史测》选取《通鉴》中从晋代到隋代的事迹,分别一一予以评论,一共有一百七十七则。在书前自序中作者解释了为什

  • 论语师法表

    一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列表以明《论语》传授之源流,首分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目,传古传齐传鲁者,分列各目,张禹习鲁兼齐,总括齐鲁二目,郑玄兼取三家之长,郑沖、何晏混合三家,徐遵明

  • 乐府英华

    一卷。清顾有孝(1619-1689)编。顾有孝详见《江左三大家诗抄》条。此集为乐府诗选。前有作者自序,称自汉到唐乐府有数十家,而最有影响的如郭茂倩之《乐府诗集》、左克明之《乐府》、吴兢之《乐府题要解》

  • 明医杂著

    六卷。明王纶(约1460-1537)撰。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省)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湖广,气节高尚。通经济之学,而精于医治,临证医治历有奇迹。王纶医著颇丰,

  • 毛诗音残卷

    敦煌本残卷,首尾残缺,不著撰者姓名。只存九十八行,上起《大雅·旱麓》,下讫《召旻》。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徐氏音者三十一则,与残卷相较,文字相同者八条。据此可知此书确为晋徐邈所作。《隋书·经籍志》经部诗

  • 周易经义审

    无卷数。清卢浙撰。浙字让澜,号容葊,浙江武宁人,嘉庆进士,官至户部主事,迁工科给事中。著有《周易说要》、《春秋三传评注》、《读史随笔》、《三惜齐诗文》、《周易经义审》等。据其自述,此书兼于义理象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