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刻丛编

宝刻丛编

二十卷。宋陈思撰。陈思(1225-1264),南宋理宗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收录古碑,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其石刻在地理上可以确定的,分别按各路编辑;不详的,则附于卷末,并采录各家的考证附于下。有时卷内所载名称与目录所载不同,如目录上称镇江,而书中却称润州;目录称建康,而卷内称升州,等等。这是因为各家著录,都是据古碑的原题实录,陈思编书时,均引各家碑刻原文,所以出现地名错乱。所引各家考证,不注出自某书某集,而称作者的字或别名,如引自蔡君谟、王厚之、碧岫野人、养浩书室等等,使人弄不清到底引自何人。但在南宋偏安的情况下,陈思编这本书博采前闻,确实费了很大的工夫。宋时,因地志而兼碑刻者,以王象之《舆地碑目》最详,但河淮以北,概属缺如。但陈思这本书,对于诸道郡邑,纲目分析,沿革清楚,比王象之的书还要详备。有些碑刻,后世散佚不传的,在此书中仍可略知其大概。如曾南丰《集古录》、施氏《大观帖总释序》、《集古后录》、《诸道石刻录》、《复斋碑录》、《京兆金石录》、《访碑录》、《元丰碑目》、《资古绍志录》等等。有些碑录其他书均未刊载,而此书却刊载了,如《汝帖》十二卷、《慈恩雁塔唐人题名》十卷、以及《越州石氏帖目》等。《宝刻丛编》二十卷,经抄本流传,有些已佚缺。如第四卷京东北路、第九卷京兆府下、第十一卷秦凤路河东路、第十二卷淮南东路西路、第十六卷荆湖南路北路、第十七卷成都路等。其他,第十五卷江南东路饶州以下至江西西路,亦佚失其半;第十八卷梓州利川路,只剩下渠、巴、文三州,并错入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淮南路诸碑。其余,还有多处错简。传本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

猜你喜欢

  • 刘宾客文集

    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公元772-842)撰。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制举。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进士科,授太子校书。诗人、散文

  • 俗语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杂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均有采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书名于其下,虽是解释常言,但考证颇近于古。然如释大夫称主,引《左传》及《国语》为证,而《周礼》以主

  • 陆篑斋集

    十卷。《外集》二卷。明陆垹撰。生卒年不详。陆垹生平见《篑斋杂著》一卷辞目。此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而附录为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

  • 国脉民天

    一卷。明耿荫楼(?-1638)撰。耿阴楼,字旋极,灵寿(今河北灵寿县)人。天启五年(1625)考中进士,曾做过地方官,清兵攻入他的家乡时被杀。《国脉民天》强调精耕细作,分为区田、亲田、养种、晒种、蓄粪

  • 西儒耳目资

    三册。法人金尼阁(Nicola-sTrigault)所作。金尼阁(1577-1628)法国耶稣会士,字四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来中国传教,在南京学汉语,曾到杭州、开封、山西、陕西一带。《西儒

  •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

    各一卷。迦梵达摩(生卒年不详)译。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所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为《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大悲陀罗尼经》。经中神咒,名号种种。依本

  • 和硕怡贤亲王行状

    满汉文各一卷。清张廷玉(详见《明史》)撰。和硕怡贤亲王名允祥,为清圣祖第十三子。因助清世宗胤禛夺取皇位,被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总理户部。三年(1725年),命理京畿水利。四年(1726年

  • 金匮要略心典

    见《金匮心典》。

  • 半隐集

    十卷。明陈衡(约1431前后在世)撰。陈衡,字克平,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官亳州学正。著有《半隐集》。是集凡十卷。其中序四卷,记一卷,说一卷,诗四卷,末附杂文及陈衡外甥

  • 地理大全

    一集三十卷、二集二十五卷。明李国木(生卒年不详)撰。李国木,字乔伯,汉阳(今属湖北省)人。此书是李国木编撰的堪舆类图书集成。全书分一二两集。其第一集第一、二卷为晋郭璞《葬书》;第三至六卷为唐邱延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