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真斋法书赞

宝真斋法书赞

二十八卷。宋岳珂(1183-1234)撰。岳珂,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其里贯不详。鄂国忠武王岳飞之孙,敷文阁待制岳霖之子。历任户部侍郎、淮东总领。是书俱以其家之所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各系以跋而为之赞。其祖父岳飞之手迹则别为“鄂国传家帖”,附于书末,是为二十八卷。《宝真斋法书赞》凡二十八卷,大抵以类分编,前三卷为历代帝王帖,收自唐太宗,迄于宋宁宗。卷四收晋及梁陈真迹凡七幅。卷五、卷六为唐名人真迹,收欧阳询、颜真卿、怀素、许浑等名家真迹。卷七为唐摹晋人帖,多为二王之帖。卷八为唐摹杂帖,即摹智永及唐代名家帖,后有五代名人真迹二则。卷九至卷二十七则俱为宋名人真迹。是书以类分编,原本每类之首有总标,总标之下系以总赞,但《永乐大典》俱弃而不录,现篇中仅存二则可考其当日体例。现所录诸帖,晋唐以前,篇幅简约省少,帖下俱详细标注其行数或释文,后以说明性文字简叙其由来或流传,然后帖各为赞,品评其文。至南北宋名人真迹,即自卷九而下,因篇幅繁多,则连类为赞。而每帖之下,或行或草,几幅几行,题记涂乙等,详细附注。作者作是书时,正处朝廷南渡积弱之余,且承家难流离之际,故其间关涉世事者多发愤激烈,情见乎词。至于诸家古帖,尤证人论世,考核精审。其文亦能兼备众体,新颖百变,可谓以鉴赏而兼文章的典范。其间遗闻佚事,可以订史传之是非;其间短什长篇,亦可补文集之伪缺,如其论朱子储议一帖几及万言,其评许浑乌阑百篇殆逾千字,于考证颇为有功。且其所载诸帖、石刻得以流传的仅十之二三,墨迹仅存者更廖廖无几。《宝真斋法书赞》不愧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书史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聚珍版本》、《闽覆本》、《八千卷楼》有旧钞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掖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思勉修,于始瞻纂。张思勉字诚之,满洲汉军旗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五年(1750)任掖县知县。于始瞻,邑人。掖本大邑,人材茂盛,而无志。至乾隆二年(1737),前知县熊铨始创志稿,未付梓

  • 经义质疑

    ① 八卷。清陈梓(1683-1759)撰。陈梓字俯恭,又字古铭,号一斋,别号客星山人,又号天中古民,余姚(今属浙江)人。曾从张履祥弟子姚瑚游。雍正元年举鸿博,不赴;二年举孝廉方正,不就,以布衣终。平生

  • 徐乐书

    一卷,汉徐乐(生卒年不详)撰。徐乐,燕郡无终(今属北京市)人。他曾上书言事物,被任命郎中。在《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中有《徐乐》一篇,有人怀疑即其土崩瓦解一书。有人称《徐乐书》观万化之原,锁未形之患,

  • 春秋潜潭巴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中的一种,又名《春秋纬潜潭巴》。言灾异及天人相感之道。其中记日蚀于六十甲子日每天出现所主何事,均详加记载,极为琐细。又认为君臣合德,道度协中,天

  • 春秋内外传类选

    八卷。旧本题明进士楚潜樊王家(生卒年不详)撰。其书以《左传》、《国语》各标题目,分编二十三门,以备时人习文之用。中间有的加旁注音训一二字。字句较为浅陋,与经学无关。

  • 毛诗奏事

    一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奏事》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不著录,此书久佚。王肃撰有《毛诗义驳》专攻郑玄。此则取郑玄之违失,条奏于朝,故题《奏事》。此篇是马国翰从《毛诗正

  • 南楼吟香集

    六卷。清查惜(生卒年不详)撰。查惜,字淑英,浙江海宁人,诸生马思赞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康熙十八年(1689)刊本,书前有其夫马思赞、祝柔嘉、其母翼昭所作的序言及作者自序,第一卷五言古体诗十首,第二卷

  • 大戴礼解诂

    十三卷。清王聘珍(详见《仪礼学》)撰。是书首有阮元、汪廷珍、凌廷堪、汪廷儒四篇序文,其后为自叙。阮元序略言:“南城王君实斋,著《大戴礼解诂》十三卷,《目录》一卷,其言曰:‘大戴与小戴同受业于后仓,各取

  • 鉴评别录

    六十卷,清黄恩彤撰,黄恩彤,(1801-1883),字石琴。山东宁阳人。道光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南盐巡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迁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后又随伊里

  • 士材三书

    八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为清人尤乘增辑。收录《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并附其门人尤乘所辑《寿世青编》二卷,亦为李中梓之说。其中《诊家正眼》专论脉学,以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