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遗事

宣和遗事

二卷,分前后二集;另本题《大宋宣和遗事》,四卷,分元、亨、利、贞四集。宋人编,可能经过元人整理。讲史话本小说,按年代简述北宋政治的演变。开头入话部分历举自上古尧舜至纣王、隋炀帝等贤明君主和无道失政君王,正文主要故事从王安石变法,写到宋高宗建都临安。没有中心故事情节线索,而对宋徽宗荒淫失政、金兵入侵的靖康之难叙述较详。文体也参差不一,全书大部分是浅近的文言,保留杂录各种野史、笔记的语体形式;关于宋江和李师师的故事,则基本是白话,可能来自民间传闻,说话人的口吻较明显。所记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北行事,系据黄冀之《南烬纪闻》及署名辛弃疾之《窃愤录》、《续窃愤录》节录。其他取材之书还有《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九朝编年备要》、《钱塘遗事》、《建炎中兴记》、《皇朝大事记讲义》等。赵与时、陈东、陆游等人的诗文,也被编录一些。该书取材虽杂,但思想倾向鲜明,痛恨君主荒淫、不满权奸误国,反对道人参政、怨愤民族沦亡,同情人民苦难,赞美除奸救国英雄等观点,贯穿于全书。其中叙述梁山故事,有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文字虽简略,但已略具《水浒传》雏形,为研究《水浒传》成书和演变的重要资料。本书版本有璜川吴氏旧藏明刊本,今归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士礼居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从此本出)。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分元亨利贞四集。属于士礼居丛书本重版本的有:1914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本。属于金陵王氏本重版本的有:1915年涵芬楼翻刻本,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当轩集

    十六卷。元王旭(生卒年不详)撰。旭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山东通志》称“旭与同郡王构、永平王磐俱以文章名世,天下号为三王。游历天下,终生未仕。”《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随意抒写,不屑于雕章琢

  • 医学入门良方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 余姚海堤集

    一卷。明叶翼编。叶翼,浙江宁波人。生平始终不详。其祖恒,字敬常。元天历间为余姚判官,筑堤捍海,民赖以得其利。至正末,诏封仁功侯,立庙祀之。其子晋,为南台掾,曾经辑当时名人序记诗文为一集,未及刊而毁于火

  • 熹平石经残字

    一卷。清陈宗彝刻印。宗彝字雪峰,原名秋涛,江宁(今江苏江宁县)人,嗜金石古籍。他所刻印的蜀石经残字,也已著录。这卷《熹平石经残字》,就是清道光三年,与蜀石经同时刻印的。此书所刻,凡《尚书·盘庚》一石,

  • 陶庵集

    四卷。明归子慕(1563-1606)撰。归子慕,字季思,江苏昆山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再试礼部不第,一直屏居江村。以咏诗为乐,人称清远先生。其诗学陶渊明,清雅疏淡,饶有情趣。崇祯初追赠翰林待

  • 周易集传

    八卷。元龙仁夫撰。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生平未详。董真卿曰:“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湖广儒学提举”。《吉安府志》曰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元史·儒学传》附载于刘诜传中,称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不就。此

  • 长松茹退

    二卷。明朝释可真(1543-1603)撰。释可真,又称释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17岁出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为僧。20岁受具足戒。万历元年(1573)到达北京法通寺,

  • 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

    一卷。清邱嘉穗撰。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上杭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至善县知县。此书大旨谓《大学》“格致”一传,本来没有阙佚,不过是出现了错简而已。因此,不仅朱熹所补为误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妙华仙馆诗

    二卷。清乔载徭(约1808年前后在世)撰。乔载繇字止巢,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家藏词书甚多,天资聪颖,好学深思。与同乡吴曰鼎、方文炳共同研究诗学,苦读不辍。著有《妙华仙馆诗》、《学读斋诗》、《裁云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