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钩沉

小学钩沉

十九卷。清任大椿(1738-1789)辑。王念孙(1749-1832)校正。大椿字幼植,号芝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授礼部主事,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永定河道。是书将不易寻找的历代文字学书及其散见的佚文钩稽辑录在一起,供学者参考。卷一卷二为《仓颉篇》,附《仓颉训诂》、《仓颉解诂》;卷三卷四为《三仓》,附《三仓训诂》、《三仓解诂》;卷五为《凡将篇》,《古文官书》附《古文奇字》、《郭训古文奇字》,《劝学篇》,《圣皇篇》;卷六卷七为《通俗文》;卷八卷九为《埤仓》;卷十为《古今字诂》、《杂字》;卷十一为《声类》;卷十二为《辨释名》,《韵集》;卷十三为《难字解诂》、《周成难字》、《小学篇》、《字苑》、《字指》、《音谱》;卷十四为《纂文》;卷十五为《纂要》、《文字集略》、《字略》、《广仓》;卷十六为《字统》、《韵略》、《证俗音》、《文字指归》、《切韵》;卷十七、十八为《字书》;卷十九为《字体》、《异字苑》、《字类》、《字諟》、《古今字音》、《声谱》、《证俗文》、《异字音》。于汉魏六朝小学佚书纂辑略备,实为难得的文字学研究资料。其中前十二卷由王念孙手校付梓,后七卷为汪廷珍属王引之校正续刊。是书较早的刊本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汪氏刊本,而后有光绪十年(1884)龙氏刊本,光绪中湖北崇文书局刊本。又见于《小学类编》、《翠琅玕馆丛书》、《芋园丛书》中。

猜你喜欢

  • 仕学规范

    四十卷。南宋张镃(1153——?)撰。张镃字功父,又作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累官承事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事。开禧三年(1207)为左司郎官,参与谋诛韩侂胄。后忤宰相史弥远,

  • 长子心钤

    不分卷。旧题明戚继光撰。戚继光已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录。此书四库馆臣疑为后人伪托,非戚继光自著,甚为有据。其理由为: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此为束伍第一阵法,屡战屡胜,皆由于此

  • 东塾读书记

    十五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十八岁入粤秀书院,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曾选授河源县训导,赴任两月即告归,专意著述讲学。曾为广州学海堂长数十

  • 适情录

    二十卷。明林应龙编。林应龙字翔之。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曾充礼部儒士。生卒年及其它事迹不详。此书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前八卷载日本僧人虚中所传弈谱三百八十四图。第九卷以下为外篇。又有《补遗图说

  • 仲氏易

    十三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又称初晴,又因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起初,奇龄之兄锡龄精通《周易》,但未著书

  • 孟子事实录

    二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今属河北)人,曾官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崔氏博览群书,以群经的传记注疏往往与经文有异,故从怀疑而辨伪、考信,认为传注不可尽信,考辨先

  •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

    四十卷。清乾隆时官修。亦称《通鉴纲目三编》。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采集时代事迹加以编纂。以续朱熹《通鉴纲目》和商辂《朱元通鉴纲目》(一名《通鉴纲目续编》)。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成书二十卷进呈,高

  • 论语稽

    二十卷。清宦懋庸撰。懋庸字伯铭,号莘齐,贵州遵义人,监生。历充江浙州县幕府,著述很多。此书是其晚年所成。其子应清,字海之。校论是书,并补撰叙例。是书以稽为名,意在述旧。全录古注,唯皇邢二疏与朱注,节录

  • 地学浅释

    三十八卷。英国雷侠儿(?-1875)撰。美国玛高温(详见《金石识别》)、华衡芳(详见《代数术》)译。雷侠儿为英国地质学家,以主张“今因说”而著名于当时,撰有《地质学》等著作多部。《地学浅释》为玛高温口

  • 金石遗文录

    十卷。清陈奕禧撰。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号香泉,海宁(今属浙江省)人。由贡生官至南安府(今属江西省)知府。陈奕禧长于书法。他就其所得金石,采录其文,编辑成书。王士祯称陈奕禧收藏秦汉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