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集注

小学集注

六卷。宋朱熹(已著录)撰,明陈选注。陈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六年(1340)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谥恭愍。是书成于淳熙十四年(1187)。凡内篇四:曰《立教》、曰《明伦》、曰《敬身》、曰《稽古》;外篇二:曰《嘉言》、曰《善行》。书中叙古《蒙求》亦太多,兼难读,非启蒙之具。认为《古乐府》及杜甫《诗》可取;又有乙巳与子澄书,称《小学》见比修改,共定著六篇。淳熙十二年始改定义例,又越二年乃成。《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皆作《小学书》四卷,《明史·艺文志》作《小学句读》六卷。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出于朱喜弟子刘清之。是当时向儿童灌输孔孟之道和封建思想的启蒙教材。明成化初陈选以御史督学河南,乃为作《集注》,以教诸生。是书,自陈氏《书录解题》就列之经部“小学”类,始于史籀,终于杜林,皆训诂文字之书。今案以幼仪附之《孝经》,终为不类。而入之“小学”,则于古无征。是书所录皆宋儒所谓养正之功,教之本也。改列儒家。有通行本。

猜你喜欢

  • 五经读法

    不分卷。亦作一卷。清徐与乔(生卒年不详)撰。与乔字退山,江苏昆山人。此书探讨《五经》读法,均采别家旧说,全无作者创意。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其余象倪鸿宝、焦弱侯、张西农、朱康流、张元岵、程去华、

  • 救命书

    二卷。明吕坤(详《四礼疑》)撰。书前有《自序》一篇,作于万历丁未(1607)。序云:“人生之急,有急于性命者乎?人事之重,有救性命者乎?”故作《救命书》二卷。上卷皆论守城事,有“城守事宜”二十八则,城

  • 孝经刘氏说

    一卷。齐刘(434-489)撰。清马国翰编辑。刘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淮北市西)人,南朝齐经学家。著述有《周易乾坤义》、《周易系辞义疏》、《毛诗序义》等。《孝经刘氏说》隋唐志皆不载。邢昺正义序中言及,

  • 毛诗答杂问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

  • 严文靖公集

    十二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生平详见《春秋华国》(辞目)。此集共十二卷。据《明史·严讷传》称“讷入直西苑,所撰青词皆称旨,然文格未能拔俗。”此集所作多为应酬之作,格调不高。末附诗四十六

  • 大易则通

    十五卷,闰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字处静,别号菊潭、四川井研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任少詹事。入清朝以后,官至大学士。该书专主阐明图学,汇萃诸家之图而各为之说。虽然也涉及辞变象占,但总的倾向

  • 钟律通考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

  • 古韵异同摘要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生平见“续方言补正”。是书抄取《广韵》、《礼部韵略》、《韵会举要》、《洪武正韵》诸书韵部,考证其通用独用。夏竦《古文四声韵》、颜元孙《干禄字书》、魏了翁《唐韵目》、周公谨《云烟过

  • 古毛诗

    一卷。清王嗣邵(详见《毛诗析疑》)撰。此书用段玉裁《毛诗训故传》为定本,分传与经,各自为卷,以求恢复毛诗的旧貌,可惜只写成了一卷,但成就很高。只是其中有述经的,有不述经的,体例不一,使后人不能继续沿此

  • 郭令公遗事

    一卷。明来棐编,其子文豸续编。来棐字体忱,陕西华州(今华县)人,曾官任确山县令。来氏曾采辑唐郭子仪、宋寇准遗事,撰成《郭寇随笔》二卷。此书即第一卷。因仅刊此卷。故改题《郭令公遗事》。书中列有采用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