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文字考

尔雅文字考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号果溪,安徽休宁隆阜(今安徽屯溪市)人。年二十问学于江永,中年又与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交游。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次年试礼部不第。三十八年(1773年)奉诏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四十年(1775年)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馆五年,病卒。生平博闻强记,于经学小学、天文历算、历史地理等学均有深入研究,尤精于小学、数学、地理,是乾嘉学派中皖派的重要学者,卓然成一代大师。其治学“实事求是,不主一家”(钱大昕语)。著述极丰,《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等最为著名。所校《水经注》,称善本。《四库全书》中“天算”类及《方言》等提要皆出其手。戴氏《尔雅文字考序》云:“余窃谓儒者治经,宜自《尔雅》始。取而读之,殚心于兹十年……夫援《尔雅》以释《诗》、《书》,据《诗》、《书》以证《尔雅》,由是旁及先秦以上,凡古籍之存者综核条贯,而又本之六书音声,确然于故训之原,庶几可与于是学。余未之能也。偶有所记,惧过而旋忘,录之成帙,为题日若干卷《尔雅文字考》,亦聊以自课而已。”是书汇辑阅读《尔雅》所为札记,文字无多,但戴氏据《诗》、《书》以证《尔雅》;援《尔雅》以证《诗》、《书》;并旁及其他古籍,而综核条贯之,复通过字形字音,考求故训;所以颇多创见。黄侃《尔雅略说》谓邵、郝两疏之前,清人治《尔雅》者虽多家,然“以戴氏为最懿”,“戴氏后治《尔雅》诸人,虽所得有浅深,皆循戴氏之涂辙者也。展辟门户之功,亦可云伟矣。”是书有乾隆壬子(1792年)刊本。戴氏《尔雅文字考序》收入《戴震集》卷三。

猜你喜欢

  • 味经斋遗书十五种

    四十一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十五年(1745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迁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为官清廉。乾隆二十一年(17

  • 艮山杂志

    二卷。清翟灏编辑。翟灏,字晴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任金华教授。所著还有《四书考异》三十六卷、《尔雅补郭》二卷、《湖山便览》十二卷、《通俗编》三十八卷,皆刊行。民山志为残

  • 圣经学规纂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全书摘录四书五经中的“为学”之道,以申明作者关于“古圣学规,固不可不亟明于世矣”的观点。其中第一卷摘录了《论语》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十九条、《中庸》中关于学规的内

  • 司业诗集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字亦韩,号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会试中试,以病未与殿试,闭户读书数年,会诏天下设书院,大吏争延为讲师。乾隆十五年(175

  • 宛雅三编

    四十卷,首一卷。清施念曾、张汝霖编。施念曾字得仍,一字得斋,号蘖斋,安徽宣城人。施闰章孙。生卒年不详。张汝霖,字芸墅,安徽宣城人。生卒年不详。由拔贡而官澳门同知。宣城春秋时为吴地。其诗学昌盛,则著于唐

  • 海澄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陈瑛纂修。陈瑛,乾隆年间任海澄县知县。县志首修于明崇祯五年,再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陈瑛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欠缺,又设局重修,而成此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印。兹篇所载,大都平

  • 湛园杂咏

    一卷。明米万钟(?-1628)撰。米万钟,字友石,一字仲诏,北京宛平(今丰台)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明史》文苑传附见董其昌传中。史称米万钟生平喜欢收集奇石,并构有漫园、勺

  • 五洲教案记略

    五卷。英国人李提摩太(1845-1919)撰。李提摩太是英国浸礼教派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在山东传教,曾发起中国妇女反对缠足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给张之洞出谋献策,为缔结和约从中斡旋。晚年写成

  • 三才图书

    见《三才图会》。

  • 五经算术

    二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从其著作年代推测,其主要活动应在六世纪。他在北周曾任司隶大夫(又说司隶校尉),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信佛教,尝撰《笑道论》三卷;通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