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己任编

己任编

八卷。清杨乘六(生卒年不详)辑,王汝谦补注。杨乘六字以行,又字云峰,湖州(今属浙江)人。著有《临证验舌法》、《潜村医案》等书。此书又名《医宗己任编》。书名取范仲淹名句“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此书为丛书,辑于雍正三年(1725),辑录清代医书四种,约十万字。包括高斗魁《四明心法》三卷,《四明医案》一卷,吕留良《东庄医案》一卷,董废翁《西塘感症》三卷,内容涉及中医诊断、临床治验等。杨氏加以评注,汇为一编,以高斗魁之书为主,吕留良、董废翁二书辅之。高斗魁,字旦中,号鼓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习医二十余年,研究《内经》,旁参张介宾、朱丹溪、赵献可、薜立斋诸家之说,往来两浙,颇有医名。其《四明心法》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上卷、中卷载诊法、脉义、方论、药物等八篇,高氏认为临证应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并以脉合诊。治疗则按五行生克关系,以二十五方概治五脏诸病。力阐薜己、赵献可对六味丸、八味丸加减用法。对滋肾生肝饮、疏肝益肾汤等方剂备加推崇。下卷分述中风、伤寒、咳嗽等内、外、妇、儿各科凡二十五病证治及治验。审病因偏重内因,且重视精神致病因素。察病机尤重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注重真阴真阳偏盛偏衰。对郁症的脉证治疗有独特见解,创用滋水清肝饮、疏肝益肾汤等治疗阴虚郁证和肝虚胃痛。其学对后人吕留良、董废翁等影响颇大。《四明医案》载疑难病例二十八案。高氏善用温补,临床多宗薜立斋脾肾双补,对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八味丸等各方剂应用得心应手,颇有效验。此外应用六味丸加肉苁蓉治便秘,用滋水清肝饮治小儿惊证等也有独到之处。吕留良又名光纶,字用晦、庄生,号晚村,又号何求山人。石门(今浙江桐乡)人。学识渊博,诸子百家,无所不读,不仅文学造诣颇深,医术亦精湛,著有《吕氏医贯》、《赵氏医贯评》等书。学术上受薜立斋、赵献可、张景岳诸家影响,主张脾肾并重,擅于温补。其《东庄医案》集录三十条临证治验,案中夹叙夹议,师古而不泥古,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董废翁为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学术上多宗薜立斋、赵献可之学。其《西塘感证》成于雍正三年(1725)。为专论四时感证之作。内容分为总论、本病、变病、兼病等四部分,详述辨证施治要则。上卷为感证总论、感证本病,载“太阳证”等十篇;中卷为感证变病,载“吐血”、“结胸”等二十七篇;下卷为感证兼病,载“挟食”、“挟痰”等二十四篇。书中以六经分证,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证的救治法。末附妊娠伤寒。系统论述感证概念、邪侵途径、传变过程、病理变化及证治。于寒热虚实、先后缓急、轻重攻补,均有法度,并结合天时、体质等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废翁论治本于《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兼采高斗魁、吕留良学术经验,治疗外感时邪疾病,不墨守《伤寒论》原方,大量使用寒凉药,并长于用补法,着重祛邪。治则以阴津为胜邪回生之本,阐发顾护胃津在治疗感证中的重要性,颇为精辟,并拟定滋阴五法,对后世温热医家颇有启示。杨氏《己任编》一书对后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衔三堂初刻本,道光十年(1830)重镌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6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沈氏乐府指迷

    一卷。宋沈义父(生卒年不详)撰。沈义父,字伯时,从卷首自题中所称与静翁、梦窗相识、唱和的时间推知,义父当为南宋理宗时人。履贯不详。《四库》所依之本,系附刻于陈耀文《花草粹编》之中,计为二十八条。其论词

  • 满蒙汉吏治辑要

    一卷。清孟保补译。孟保,曾任巴里坤领队大臣,咸丰时任理藩院侍郎。汉文本系高鹗撰,前已述及。满汉合璧本为通瑞翻译。满蒙汉三合本在咸丰七年(1857)译成刊行。卷首有孟保自序,其中说,他在巴里坤任内,考虑

  • 韩诗外传疏证

    十卷。清陈士珂撰。陈士珂字琢轩,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乾隆丁酉(1777)举人。该书以《韩诗外传》为纲,取诸书互见者备录于左,相互印证。所录诸书,经部有《尚书大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方言》之全称,详见“方言”。

  • 池北偶谈

    二十六卷。清王士祯(见《古欢录》)撰。因士祯有书数千卷庋置宅西一池之北,故取白居易“池北书库”之意,以名此书。又因书库旁有石帆亭,常与宾客聚谈亭中,由儿辈纪录整理,编次而成是书,故亦名《石帆亭纪谈》。

  • 三易备遗

    十卷。宋朱元升(?-1275)撰,其子士可、士立补葺。朱元升字日华,号水簷,平阳(今浙江平阳)人,黼从子。嘉庆四年(1211年)武进士,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县、建宁府松溪、政和县巡检。其子

  • 东坪集

    八卷。清胡庆豫(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胡庆豫,字雍来,号东坪,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生卒年不详。岁贡生。著有《东坪集》。此集共八卷,皆诗。卷一为《南浦吟》,是其客江右时所作;卷二为《昭阳小稿》,

  • 读诗释物

    二十一卷。清方瑍撰。瑍字宇徽,一字茞吾,武宁(今江西武宁县)人。是书记载、考释《诗经》中的各种名物制度,计分为天、岁时、地、人、官制、祭祀、礼制、艺事、饮食、宫室、冠服、器、金玉、鸟、兽、虫、鱼、草、

  • 周易侯氏注

    三卷。辑佚书,唐侯果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侯果生平事迹不详,《唐书》儒学传褚无量传内有“国子博士侯行果”。马国翰认为行果乃其字,果为其名。《唐书·艺文志》不载此书。马氏据李鼎祚《周

  •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陆友,字友仁,一字宅之,自号研北生,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文学家。其父以卖布为业,友独刻苦学习,工书法,精鉴赏,尤长于五言诗。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侍书学士虞集佩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