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谈

常谈

一卷。南宋吴箕(生卒年不详)撰。吴箕字嗣之,新安(今属河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授仁和县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于《徽州志》。所著尚有《听词类稿》十二册,已久佚不传。是书大抵皆评论史事,而间及于考证。分条记事,现存一百多条。《徽州志》称吴箕在临川时,与陆九渊友善,常与之游,相互讲明义理,盖深有得于金溪之学。今以此书与陆九渊文集互勘,可见其旨趣往往与陆九渊相合,如陆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遂定于此。又陆九渊语录论曹参相汉,谓其能师盖公,用黄老术,汉家之治,血脉在此;而吴箕亦谓曹参得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入之。两人说法,几乎一模一样。吴箕虽然有取于陆九渊,但并非墨守不变者,如论汲黯一条,陆九渊集中称汲黯仗节守义,虽曰未学,必谓之学;而箕乃以谓汲黯之直谏,本于气质,非学而得,故昧于大道。两人之说有如方枘圆凿,无法相入。可见,箕之学术虽本陆九渊,而亦不为苟同,实为可取。书成之后,不知何时刻版。与吴箕同时代的尤袤,辑有《遂初堂书目》,已列有《常谈》之名,《宋史·艺文志》谓《常谈》一卷,说明当时即已珍重其书。后全书散佚。清人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荟萃一百多条,重新编辑成书,以广流传。今所传者还有《函海》、《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词史

    不分卷。刘毓盘撰。刘毓盘生平籍里均未详,著有《噙椒词》。本编论历代词学变迁史迹,本为教授大学之用。其第一章论词之初起于诗与乐府之分,第二章论隋唐人词以温庭筠为宗,第三章论五代人词以西蜀南唐为盛,第四章

  • 山木居士外集

    四卷。清鲁九皋(1732-1794)撰。鲁九皋字仕骥,字絜非,号山木。山东新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山西夏县知县。曾从姚鼐学古文义法,著有《山木居士传》。该集为九皋自己编订,第一卷为议说、策问、策对、纪

  • 管子杂志

    十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年间中进士,官永定河道。曾撰写阐明古义、校正文字的《读书杂志》。《管子杂志》就是《读书杂志》中的第五种书。王念孙在撰写

  • 古本大学质言

    清刘沅撰。沅著有《四书恒解》,认为文字简略,学者拘泥于常说,不能遽通其义,故又作此书,朴实说理,期在人人可知,故名《质言》。是书大旨多主义理,唯不宗宋儒。如谓“明明德”三字,“明明”二字相连,明而又明

  • 鲍参军集

    十卷。宋鲍照(约414-466)撰。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南朝宋杰出文学家。曾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出身寒微。文帝时为中书舍人。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子顼起兵失败,

  • 圣皇篇

    一卷。汉蔡邕(132-192)撰。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通经史、音律、天文,工篆、隶,著有《蔡中郎集》,已佚。《后汉书·蔡邕传》谓其各类著作“凡百四篇行于世”,其中

  • 未灰斋文集

    八卷。《外集》一卷。清徐鼒(1810-1862)撰。徐鼒字彝舟,号亦才。六合(今江苏六合县)人。道光年进士。官至福宁知府。著有《周易旧注》、《小腆纪传》、《小腆纪年》。此集凡八卷。为徐鼒文集。据集前自

  • 字义总略

    四卷。明顾充(生卒年不详)撰。顾充字回澜,上虞(今属浙江)人。隆庆丁卯(1567年)举人,官至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此书旨在辨诸字音义点画,但可取者甚少,其辨不如不辨。全书分为44门,无有章法,体例冗碎

  • 皇明从信录

    四十卷。明陈建辑,沈国元订。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明广东东莞人。嘉靖举人,后授侯官教谕,任山东阳信县令。著有《皇明从信录》、《学蔀通辩》、《皇明通纪》等。国元,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春秋左氏传述义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条)辑。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录《春秋述义》二卷,见前。黄奭此本大抵也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得,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