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性学举隅

性学举隅

二卷。美国丁韪良(1827-1916)撰。丁韪良,字冠西,美国北长老会教士。1850年来华,1858年任美国首任驻华公使列卫廉的翻译。1869年经赫德推荐就任同文馆总教习直到1894年。1898年被聘为京师大学总教习,1900年曾应张之洞聘在武汉筹备设立大学未绪。1908年回北京从事传教及著述,1916年死于北京。译著有《万国公法》;著作有《中国人:他们的教育、哲学和文字》(1876);《花甲忆记》(1896);《中国知识》(1901);《中国的觉醒》(1907)。他还撰有汉文宗教书籍,以《天道溯源》最为著名。《性学举隅》是丁韪良在七十二岁(1898)时撰写的心理学专著。中国自宋儒创设性理之说后,产生了性学、理学之名称。耶稣会传教士东来之后,发现中国的性理之学与西方的心理学颇为相近,故因袭其名。1624年意大利艾儒略(1582-1649)著《性学粗述》,首先将心理学译为性学。《性学举隅》书前有光绪戊戌年韪良自序,其序云:韪良自幼好学,尤喜性学。除研究本国典籍之外,还广泛收罗欧洲人撰写的性学著作。来到中国以后,又收集中国的圣经贤传、诸子百家有关性学的著述与西方性学相互印证。客岁孟夏,避暑于北京西山,与罗善智、綦策鳌曾讨论性学观点,并撰为此书以了却心愿。后题光绪戊戌时年七十有二岁。书前还有罗善智之序,后题山左人;綦策鳌字晓庵,未详里贯。《性学举隅》二卷。上卷论灵才,共十五章,主要子目有:觉、悟、记、思、象等;卷下论心德,共十四章,其子目有:欲、情、求好、是非心、行之本、心之主、诸德等子目。在诸德章之后,附有四图:大学图、心图、操存图、首察图,乃是作者相互印证中西性学之一端。全书用问答体书写,作者虽为西人,但书中名词多取中土旧有之名,而不用新译之西名,足见丁韪良于中国典籍研究有素。有广学会本。

猜你喜欢

  • 宋高宗御书石经

    (石刻本)宋高宗(赵构)御书,间或有宪圣皇后续书。经数为《易》、《诗》、《书》、《春秋左氏传》、《论语》、《孟子》、《礼记》、《中庸》、《大学》、《学记》、《儒行》,还有《经解》五篇。始刻于绍兴五年(

  • 太常续考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据书中所述,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资料来源,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其中对祭祀、典礼之制记载甚详,所述沿革损益之由

  • 大学补遗

    一卷。清章钧撰。钧谓《大学》古本今本皆不全。古本于“未之有也”,下接“以此谓知本”二语作结,语意不贯。今本以“未之有也”作结,语意也未完。应以《中庸·哀公问政》章“内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至末十五节补之

  • 诗传名物集览

    十二卷。清陈大章撰。陈大章,“章”一作“璋”,字仲夔,号雨山,黄冈(今湖北黄冈)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以母老乞归,遂杜门读书。工诗文,精名物训诂。《诗传名物集览》凡三易其

  • 吴中平寇记

    八卷。清钱勖撰。钱勖生卒年不详,江苏无锡人,曾任内阁协办侍读,撰文中书,历保府道。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和太平军激战;升任江苏巡抚后,伙同戈登“常胜军”屠杀太平军。钱勖

  • 槎溪学易

    三卷。清陈鼐撰。陈鼐字作梅,江苏溧阳人。此书仿系传之体,宗程子之说,并参用汉儒消息、错综之法,对周易加以解说。主张抑阴扶阳,劝善惩恶,广泛征引历史事实,与周易意旨相参证,以达劝化世俗的最终目的。前有李

  • 蚕桑乐府

    一卷。清沈炳震(1679-1737)撰。沈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年五十九岁。岁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炳震少好博览,才益闳雅,尤深史学,著作宏富。著有:《增默斋诗

  • 经效产宝

    三卷。唐昝殷(详见《食医心鉴》)撰。此书约成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产宝》。原书久佚,后由周颋等辑成,编次为上、中、下三卷,并附续编一卷。上卷论闭经、带下,并列妊娠各方。中卷为坐月、难产。下卷载

  • 易经渊旨

    一卷。旧本题吴郡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每卦摘论数条,大抵皆因袭旧说。间有自出新意者,如《说卦传》“坤为

  • 净土圣贤录

    九卷。清代居士、学者彭际清,一名彭绍升撰。彭际清生平事迹详见《居士传》辞条。际清乃是“素服儒风,兼修净行”的学者。约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前,他的侄儿希涑初发愿成际清想编成有关吴修持净土者事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