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人物志
十卷。明方鹏(生卒不详)撰。方鹏,字子凤,亦字时举,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昆山人物志》记载昆山先哲姓名事迹,分名贤(6人)、节行(28人)、文学(37人)、列女(30人)、艺能(31人)、游寓(26人),终以杂志。《明史·艺文志》作八卷,传写所误。
十卷。明方鹏(生卒不详)撰。方鹏,字子凤,亦字时举,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昆山人物志》记载昆山先哲姓名事迹,分名贤(6人)、节行(28人)、文学(37人)、列女(30人)、艺能(31人)、游寓(26人),终以杂志。《明史·艺文志》作八卷,传写所误。
三十七卷。清末民初郭则沄(1881-1922)编。郭则沄,字啸麓,号蛰云,又号蛰园,别署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
一卷。元何中(见《通鉴纲目测海》)撰。朱熹曾谓周敦颐《通书》乃发明《太极图说》之义,故注《通书》者皆比附于太极阴阳五行。何中认为,二书各自为义,不必字字牵合。故作此书以辨之。前有自序,谓“自天地以来,
见《元朝秘史》。
一卷。汉孔安国注,清龙璋辑。孔注论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未著录。只有《家语》载汉孔安国撰《古论语训》二十一篇。后世刘台拱、陈鳣、臧镛堂都疑此书为伪作。至沈涛编纂《辨伪》一书,列举五证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刘虎文、周天爵修,李复庆等纂。刘虎文,武清(今天津市武清县)人,举人,前石埭知县,后知阜阳县事。周天爵,山东东阿人,进士,官至漕运总督。李复庆,四川蓬溪人,拔贡,前旌德知县,道光五
一卷。清邵昂霄(约1745年前后在世)撰。邵昂霄,字丽寰,一字子政,号晸甫,余姚(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生,次年举博学鸿词科。所著诗文《万青楼稿》,身后散佚。本编为其
五卷。明汪康谣撰。汪康谣字康征,广东海阳人;而《进士题名录》则云直隶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未知孰是。明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漳州府知府。本书首有王佐序,以及汪康谣自序和其子汪鼎和纪述。自序称:“檇
不分卷。明闵珪(1403-1511)撰。闵珪一作阚珪,字朝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为明代名臣,以不肯阿服刘瑾告归。卒谥庄懿。有《闵庄懿集》,收入
三十卷。明潘基庆(约1633前后在世)编。潘基庆字良耜,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六年(1618)贡生。此集名为逸书,而实则皆为习见。如《阴符》、《素问》、《逸周书》、《山海经》之类。甚至《周礼
二卷。德国花之安(1839-1899)译述。花之安,德国礼贤会教士,汉学家。1865年来华传教,1885年加入同善会,1898年移居青岛,后死于该地。花之安对中国植物学有较深的研究,并发表过许多宗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