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传灯

易传灯

四卷。宋徐总干撰。是书《宋志》及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氏《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此本采自《永乐大典》,后李氏刻入《函海》而佚其名。归安陆氏《藏书志》依序题曰徐总干。总干乃官名,而非人名,今姑仍之。徐氏子子东《序》谓其父尝师事东莱吕先生祖谦,说斋唐先生仲友。四库馆臣考《宋史》,徐侨尝受业于祖谦,著《读易记》、《尚书括旨》等书。东莱门人又有徐侃、徐绰,《序》无明文,不能定其为谁。《序》中又述其父撰作是书之缘由、大旨,略云:见诸师友璧间伏羲先天八卦图象,笃志学易,佩服师训,早夜究心。薄功名利禄而安恬退隐居易堂,精研先天之学,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系国家兴衰治乱之时用,宝庆间(1225-1227年)遂作《周易大义》,继作《衍义》,续作《传灯》,“究先哲之微言,期后学于同归”。又虑子孙众多,皆欲淑以斯文,故作是书。由此知其书名“传灯”,意欲传其易之家学也。然《四库提要》讥曰:“传灯本释氏之语,乃取之以名经解,殊为乖剌。”通观全书瑕瑜互见,如书中不信系辞,云系辞下传易之为分三章,皆汉儒易纬之文,讹为夫子之作,以诳后世,此说本之于欧阳永叔,大谬。又书中言易数参以五行家言,未免驳杂。然书中也不乏精义,足资采录。如八卦总论十六篇,参互以求,颇能得易之类例。解大壮、大有、夬、乾诸卦,《四库提要》赞其剖析微细。又谓易之取象,该三代制度。如比卦九五言“王用三驱”,与古礼“王田不合围,三面而驱”合。巽卦九二言“用史巫,纷若”,此与古有太史、男巫、女巫之制合,论“易”、“礼”之相通,言而有据,不徒凿空之论。此书版本据邵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载有《函海》本、《经苑》本。又有清传抄《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也收有此书。

猜你喜欢

  • 冰岭纪程

    一卷。清景廉(生卒年不详)撰。景廉颜札氏,字俭卿,一字季泉,号秋坪,满洲正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冰岭即穆素尔塔巴罕的意译,位于阿克苏东北四百余里。该书记其至西北办

  • 苇航漫游稿

    四卷。宋胡仲弓(生卒年不详)撰。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山西清源人。约咸淳二年(1266)前后在世。其生平仅从本编诗中得知:进士登第,官会稽知县,不久罢归,浪迹以终,故以苇航漫游名其稿。其行事则不可考。

  • 安徽丛书

    二十四种,三百七十四种。民国安徽丛书编审会辑。丛书所收安徽学者著作除三种为明人所撰外,其余均为清人研治朴学之书。其中以程瑶田、黄生、凌廷堪、戴震、江永等人经史研究贡献尤大,堪称学术之宗。丛书旨在流传古

  • 保昌县志

    十四卷,清陈志仪纂修。陈志仪(参见《顺德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县令。旧志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张进贤,析郡志为县志。六十一年(1722)县令续修,增补职官选举。乾隆十八(175

  • 群碎录

    一名《眉公群碎录》、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为其随笔记录,不暇考辨。陈继儒在书首自跋中说:“他石可以攻玉,众壤可以益岱。读书者,即一字一语,何忍弃之,故题曰‘群碎’。”群碎,王右

  • 清芬楼遗稿

    四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任启运,字翼圣,世称钓台先生。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年五十九岁始中举,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朝累官中允、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宗人

  • 蜀汉本末

    三卷。元赵居信撰。赵居信,字季明,许州(今属河南)人。至治(1321-1323)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是书遵《资治通鉴纲目》之说,以蜀为正统。主要叙述了桓帝延熹四年(161)至晋泰始七年(271)的历史

  • 碧里杂存

    一卷。明董谷撰。董谷,字顾甫,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义、汉阳二县知县。为人为政廉静不苛。自号碧里山樵,又曰汉阳归叟。著有《续澉浦志》等。《碧里杂存》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节中

  • 简易庵算稿

    四卷。清刘彝程(生卒年不详)。刘彝程字省庵,江苏兴化人。1873年任上海广方言馆算学教习,1875年兼主持求志书院算学科。求志书院每年考四次数学,刘彝程常为之拟考题,他自称所拟之题“无论深浅,唯以新颖

  • 平陆县续志

    二卷,首一卷。清刘鸿逵修,沈承恩纂。刘鸿逵字子仪,河北昌黎人,出身进士,光绪五年(1879)任平陆县知县。其办赈出力,升直隶州。沈承恩字汉卿,浙江山阴县人。曾任贵州都匀府独山州知州。光绪初年,任特用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