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学启蒙通释

易学启蒙通释

二卷。宋胡方平撰。方平字师鲁,号玉斋,生卒年不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早受易于董介轩,继师沈贵瑶,精研《易》旨,沉潜反复二十余年,而后著书发明朱子之意。子一桂也精易理。(《宋元学案》卷八十九《介轩学案》)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有方平至元己丑自序。然考熊禾《跋》称己丑春其读书武夷山中,有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其父书一编,曰《易学启蒙通释》。又刘泾《跋》也云,一日约无咎詹君、退斋熊君访云谷遗迹,适值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易学启蒙通释》一编见示,谓其父玉斋平生精力尽在此书。辄为刊置书室,以寓惓惓景慕之意云云。由是知己丑乃熊、刘刊书作跋之年,非方平自序之年,董真卿误。《四库提要》所考,诚为有据。方平出介轩门,介轩出黄干门,黄干乃朱熹高弟。故方平及子一桂皆笃守师说。此书即发明朱子《易学启蒙》之旨,故曰“通释”。朱熹病近世学者喜谈易,其专主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据。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故取邵雍之数以补《程传》之偏。方平此书,虽亦专阐数学,而根据朱子之书,反复诠释,所采诸书也多为朱子门人书,故不失朱子之意。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列入此书,失之。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元刻明修本一册,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藏。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题“朱子易学启蒙通释二卷启蒙图式一卷”。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庆余堂刻本。

猜你喜欢

  • 管子义证

    八卷。清洪颐煊(1765-?)撰。洪颐煊,字旌贤、筠轩,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洪颐煊精研经训,熟悉子史,做过大量的古籍整理工作,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等许多著作。当时洪

  • 江西忠义录

    十卷。清沈葆桢(1820-1879)、刘坤一等修撰。宝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咸丰九年(1859年),

  • 道古堂外集

    二十六卷。清杭世骏(详见《续方言》)撰。此书主要为作者考订经史之作,卷一至卷三为鸿词所业、卷四为经进讲义、卷五、六为石经考异、卷七至卷十三为《史记》考证、卷十四为礼经质疑、卷十五为经史质疑、卷十六为诸

  • 续修崞县志

    八卷。清赵冠卿、龙朝言修,潘肯堂等纂。赵冠卿字蔚堂,河北清丰县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五年(1879)任崞县知县。按崞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尹际可,其后万历间知县陆寿光及清乾隆二十一年邑令顾

  • 礼论

    一卷。南朝宋何承天(370-447)撰,清马国翰辑。何承天,(字不详),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官至御史中丞。《宋书》、《南史》都有传。《南史》云:“先是《礼论》有八百卷,承天删减,并各以类相从,凡

  • 禹贡章句

    四卷。清谭沄撰。谭沄为湖南湘潭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根据本书自序,书成于咸丰己未(1859年)。在自序中,谭沄称其书“参考众说,编辑群书,推表山川支分节解而训诂之,然后此书首尾条理分析,脉络贯通,州

  • 清绮轩诗剩

    一卷。清陶安生(生卒年不详)撰。陶安生,字竹筠,号南沙女史,江苏常熟人,卢州郎中章玕之妻。清代诗人。早卒。此书前有黄光彬、黄业良、徐魁士所作序言,宗廷辅撰有作者小传,有张文锐,张盛典、凌锦章、徐冕士、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见《先醒斋广笔记》。

  • 春秋地名考略

    十四卷。高士奇(1644-1703)撰。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诗人。康熙时以国学生参加会试不中,乃卖文自给。其书文偶为康熙帝所见,遂特命供奉内廷,官詹士

  • 午溪集

    十卷。元陈镒撰。镒字伯铢。丽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曾为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故以午溪名其集。卷首题前进士曲阜孔阳编撰,前进士青田刘基校正。有黄溍、张翥、孙炎等人序。翥序称其学于外舅周衡,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