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传说类编

春秋传说类编

不分卷。该书属于原稿本,不著撰人姓氏,也不著时代。考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者为《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及《御纂春秋直解》二书。其中《御纂春秋直解》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春秋传说类编》不分卷,共四册,十五篇,析别《春秋》经文,以类相从,分属于各篇。又在经文各条之下,附以三传及诸家之说。大抵首论各国大事,及《春秋》义例,然后分国纪事,统以诸侯世系。《春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往往一年之中,事不一国,国不一事。该书以国统事,分类排比,挨年顺月,条理秩然,使读者无披检之劳,而各国之事始终毕见。至于注解,则意在融会众说,不专主一家,也不以己说掺杂其间。大体上三传以《左传》为主,参考《公羊》、《穀梁》二传之义。至于汉唐以来诸家之注,则多崇尚宋儒。该书搜罗荟萃,多为摭实之言,对虚谈褒贬之说往往不录。虽偶有分割不当、先后失序之处,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复园文存

    一卷。清刘基定(1775-1860)撰。生平见《复园诗集》条,此文存一卷,含书后二首、序二首、跋一首、书五首、赠序一首、行状一首、志铭七首、墓表一首,共文二十首。篇简无多,寥寥可数。以文字论,刘基定文

  • 重续千字文

    二卷。宋葛刚正(生卒年不详)撰。刚正字德卿,自号水云清隐,江阴(今属江苏)人,丞相葛邲之从孙。此书《宋史·艺文志》等宋元以来官私书目均未著录。其自序云:“余曩侍先君宦游通州时,四明潘侯伯恭以其先大夫昌

  • 四书考辑要

    二十卷。清陈宏谋辑。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广西临桂)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致仕加太子太傅,谥文恭。是书系其长孙兰助其完成,先将坊间四书旧本详加参核,辑其要略,增以注释,有疑异者伸以

  • 说文系传考异

    四卷。清汪宪(1721一1771)撰。汪宪字千陂,号鱼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候选主事,未就铨而卒。喜欢访书藏书,曾发现南唐徐锴《说文系传》的影宋钞本,因其中鲁鱼亥豕的情形太多,以至不可句

  • 平湖县志

    ①十卷。清高国楹修,清倪藻垣纂。高国楹,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平湖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图说、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津途、坛庙。卷二食货志,目为户口

  • 河汾诸老诗集

    八卷。元房祺编。据高昂霄跋,称房祺为大同路儒学教授,而房祺在后序中自称“横汾隐者”。是否是罢官后乃编此集,也未可知。所收有麻革、张字、陈赓、陈扬、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此八人

  • 吴都文粹

    九卷。宋郑虎臣编。郑虎臣字景兆,官会稽尉。里贯生卒不详。其父曾为贾似道所害。德祐初年,贾似道谪授高州团练副使,寻州安置。郑虎臣自请监押贾似道,后诛杀贾似道于木绵庵。是书为吴郡遗文集,收录颇广。其中若李

  • 周官礼干氏注

    一卷。晋干宝撰,清马国翰辑佚。干氏注本与郑(玄)注本偶有相异之处,如“挟日”作“币日”,“有握”作“有幄”,“胸鸣”作“骨鸣”等,盖干氏参用贾(逵)马(融)之本,非全依郑本。此外,干氏还将《周礼》六十

  • 西墅集

    十卷。明曾棨(1372-1432)撰。曾棨,字子启,号西墅,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殿试第一,授修撰。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事,赠礼部左侍郎。曾棨工书

  • 续方言疏证

    二卷。清沈龄撰。龄字与九,江苏江都县人。监生。是编刘岳云跋云:凡一义而有数文,一物而有数名,大半由于方言。方言之不同尤多由于方音,五方气禀有刚柔清浊之殊,因之言语有缓气、急气、缓舌、急舌、长言、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