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杜注补辑

春秋左传杜注补辑

三十卷。首一卷。清姚培谦(1693-1766)撰。培谦字平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清代学者。好刻书,著述很多。有《春帆集》、《自知集》等,合编为《松桂读书堂集》。注《古文》,刻《唐宋八家诗抄》,著《楚辞节注》,又与张景星合纂《通鉴挈要》、《明史挈要》、《宋诗百一抄》,刊《陶谢诗集》”《春秋左传杜注补辑》主要辑录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单独刊行,以便士子诵习。该书有清乾隆十一年(1746)精刊本。又有清同治五年(1866)金陵书局刊本,收入《十三经读本》中。

猜你喜欢

  • 易经如涽

    十二卷。清汪绂撰。绂一名烜,字灿人,别字双池,江西婺源人,诸生。其少年聪颖,博览群书,二十岁后著书十余万言,尽焚之。自后凡有述作皆从反身切己而出,博采两汉六代诸儒疏义,而以宋代五子为归。著有《易经诠义

  • 论语郑注

    十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宋翔凤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一生辑著颇丰,合为《浮溪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郑玄注。《论语郑注》梁、陈时与何氏并立于学官,但郑学

  • 柘轩集

    四卷。明凌云翰撰。凌云翰,字彦翀,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十九年(1359)举浙江乡试。除平江路(今江苏苏州)学正,不赴。洪武十四年(1381),以荐授四川成都教授。因贡举乏人,谪南荒

  • 木斋诗说存稿

    六卷。清褚汝文撰,汝文字伯机,江西高安人。此书多标新立异,大胆质疑之说。如认为孔子未曾删诗。现存诗序有毛公传序文字衍入等。所论虽未足征信,但颇能开人思路。但也有过于牵强臆断之处,如认为诗序是国史旧文,

  • 十三经提纲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

  • 葬礼

    一卷。晋贺循(详见《丧服谱》)撰《隋》、《唐》志均无《葬礼》之目,《通典》《太平御览》引贺循《丧服要记》外,又引贺循《葬礼》,盖本是两书,《丧服要记》拟《仪礼·丧服传》,《葬礼》拟《仪礼·士丧礼》也,

  • 四书典故通考

    无卷数。清陆文籀撰。文籀字周篆,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题曰“四书典故通考”,实止于《论语》。注四书者多详于义理,略于典故,或间及之,也不如他经详博。周柄中《四书典故辨正》颇审核,但

  • 明大政记

    二十五卷明雷礼撰。雷礼字必进,丰城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明史·艺文志》载《大政记》三十六卷。此本为万历中应天周时泰所刊。其中礼所辑者至武宗而止,仅二十卷,其世宗四卷,即范守己之《肃皇外史》

  • 春秋三传异同说

    一卷。汉马融(详见《周官传》)撰,清马国翰辑。据《后汉书·马融传》说,马融本来想注《左氏春秋》,后见到贾逵、郑众注,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于是只著《三传异同说》,并注

  • 丁漕指掌

    十卷。清王大经撰。王大经,字晓莲,浙江平湖县人。举人。官至江苏红安粮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是书前有清湖北巡抚潘霨序和王大经自序。从序中可考知:初写是书者为林之望,王大经接着写成,而又更定体例最后刊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