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诂

春秋左传诂

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代著名学者,先世居歙县(今属安徽省),后落籍阳湖(今江苏常州)。乾降庚戌(1790)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后因言事谪戌伊犁,不久赦归,改号更生居士。博览群书,精研经史、音韵、训诂及舆地学,诗文也称名家。经学与孙星衍齐名,诗与黄景仁并称。著作除《春秋左传诂》以外,还有《公羊穀梁古义》、《六书转注录》、《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西夏国志》等。诗文有《卷施阁诗文甲乙集》、《更生斋诗文甲乙集》,后人合其他遗著辑为《洪北汇全集》。洪亮吉认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往往望文生义,不遵古训,于是搜采汉代学者贾逵、服虔等人旧注以及魏、晋、唐、宋说经诸书,也对后代学者之说时有采用,成《春秋左传诂》二十卷。分《春秋》经为四卷,《左传》为十六卷。训诂则以贾逵,许慎、郑玄、服虔为主,地理则以班固、应劭、京相旸、司马彪等为主,而对晋以前的舆地图经酌取。凡是用贾逵、服虔旧注的,注明“杜取此”,用汉魏诸儒旧注的,注明“杜本此”,用京相旸、司马彪诸人之说,注明“杜同此”,以示区别。对旧注中的古音、古字、俗字,依汉唐石经残本、《经典释文》及先儒之说信而可征者进行校正,疑者阙之。目的是为了保存《春秋》古学。洪亮吉曾说自孙炎反切之说出而汉魏之音亡,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出而汉儒训诂失。此书主要在于明训诂、释地理,以纠正魏晋以后对《左传》的虚造附会之说,特别是对杜注孔疏批评较多。该书一反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的体制,依《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将经、传离析独立,分为经四卷、传十六卷。该书对研究《左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道光八年(1828)刊本、光绪四年(1878)授经堂重刊本、《皇清经解续编》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本。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整理本。

猜你喜欢

  • 讷音富察氏家乘

    一卷。增修支谱一卷。溯源记一卷。清恒敬、富栋共撰。恒敬号雪屯,官至刑部郎中;富栋号酉山,官至鸿胪寺鸣赞。二人皆镶红旗满洲讷音地方富察氏第八世族人。该书成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记其始祖穆当阿以下世

  • 四书论

    清王伊编辑。是书专辑四书题论,自唐至清凡百篇,不分卷。始于愈韩颜子不贰过论,终于阙名乡原论,系从诸家文集录出。有就一书或一篇为题者,如中庸论,二孟总论,乡党论之类;有就一人一事为题者,如舜帝无为论,泰

  • 四书晰疑

    无卷数。清陈鋐撰。陈鋐详《四书就正录》条。此书成于乾隆元年(1741),作者意在解晰四书疑义,故而名为“晰疑”。书中于朱熹以来各家解说四书确当者略而不说,选择各家解说不当之处予以晰明,尤其着重解说《大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绍兴先正遗书

    四集,十五种,一百八十二卷。清徐友兰编。徐友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丛书为徐氏搜辑绍兴一带清人著述,或世所罕传,或未刊稿本,刻印而成。分四集,共十五种:茹敦和《重订周易二闾记》三卷、《重订周易小义》

  • 康茂园行述

    一卷。清康亮钧述。亮钧,山西兴县人,荫生,官至顺德府知府,其他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其父康基田(1728-1813)事迹。基田字仲耕,号茂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因事革职,

  • 诗经审鹄要解

    六卷。清林锡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锡龄字于九,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著有《礼记审鹄要解》、《书经审鹄要解》及《诗经审鹄要解》。此书前有乾隆己未(1739)锡龄自序及己巳(1749)再序。从序中

  • 经史笔记

    无卷数。清潘继善(生卒年仕履不详)撰。潘继善号本庵,婺源(今江西省)人。著有《音律节略考》、《圣学辑要》等。《经史笔记》是潘继善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记述经史之文,为之论说。其论经,记述尧典等内容。

  • 拿破仑本纪

    四卷。英国洛加德撰,闽县林纾、仁和魏易合译。本书述法国拿破仑(Napoleon 1.)一生事迹。译文颇雅驯,旧译拿破仑传以此本最善。现存有京师学务处官书局校印本。

  • 楚辞节注

    六卷。附《楚辞叶音》一卷。清姚培谦(1693-1780)撰。姚培谦,字平山,号鲈香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雍正中保举人材,不赴。好交游,名满江左。著有《楚辞节注》、《增集左传杜注》、《经史臆